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传播学教学改革中多种教学技巧的综合运用

2017-11-04 01:3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论传播学教学改革中多种教学技巧的综合运用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学 教学技巧 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 教学技巧 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传播学因其理论相对艰深、枯涩,令广大高校教师和学子感到教、学俱难。应立足于高校教学实践,运用传播学和学的相关理论,从教学技巧的角度来探讨传播学课堂教学改革,以增进课堂教学实效。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技巧的运用与教学效果的产生有着极大的关联性,教学技巧是在教学活动中为有效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策略方法。传播学理论繁杂而又抽象难懂,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要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外,还必须在提高教学技巧上下功夫。

    一、运用案例教学

    目前比较流行的传播学教材大多具有理论丰富、论述抽象、缺乏生动具体案例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有如坠云雾之感,这就要求老师从专业要求出发,结合当下的传媒现象和热点问题以及新闻节目、栏目来讲授理论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形象的新闻事例或传媒现象来学习理论,使学生体会更深刻,有“拨开迷雾见太阳”之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讲授“培养”理论就结合反腐败电视剧热播的现象进行讲解:自2001年春节期间中央一台播出了反腐电视剧《大雪无痕》后,反腐题材电视剧一部接一部奔涌而来,是什么在持续支持着反腐电视剧的热播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宣传的需要。腐败现象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已不是个别,政府需要解决腐败现象在民众心头投下的阴影,具体做法就是利用大众传媒在电视剧中提供很多个案,每个个案都遵循同一模式—党内个别干部缺乏自律导致腐败,但最终邪恶势力被正义势力消灭。大众传媒重复这个模式,会不知不觉培养人们对腐败问题的认知,让人们接受这个模式提供的因果判断,从而实现大众传媒营造的“符号现实”掩盖“客观现实”,影响人们的“主观现实”。而“客观现实”与“符号现实”有些偏差,因为腐败现象出现根源可能是权力缺乏监督和制度问题等,并不是简单的个人道德问题。可是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建构“符号现实”,来帮助人们培养有利于社会和谐统一发展的“共识”。所以反腐败电视剧营造“党内个别干部由于道德自律缺失导致腐败,但最终邪恶势力被正义势力消灭”的因果判断,培养群众对政府、党的信任,培养群众对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心,这样有利于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诸如此类,只要教师平时多做有心人,传播学的所有理论就都可以找到适当又鲜活的传媒现象来加以形象地阐述,比如教师可以运用2006年发生的“6·26安徽池州”群体性事件来讲解群体传播中“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问题;可以结合韩剧在中国的流行,特别是《大长今》的热播来讲解“沉默的螺旋”理论;可以观察“9·11”之后“全球”范围的反恐、阿富汗战争爆发和伊拉克战争爆发来解释“信息的环境化”问题,等等。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是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的集合,能够让学生的感觉器官全方位地感受信息,以及尽可能多地获取和记忆信息;能让枯燥乏味、抽象的理论讲解与生动直观的案例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课件中优美的、精彩的图片、视听结合的视频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为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和体验。

    例如教师讲授“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时会解释:社会化指的是个人接收群体的行为和价值(群体规范)的过程;大众媒介对社会进行描绘,并对受众灌输一些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我们通过观看、聆听和阅读来学习人应该如何行动及判断什么价值是重要的,这就是大众传播社会化功能的体现。许多学生对如此讲述可能无法迅速理解和接收,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公益广告的视频—“爱情的行为不可随意”,马上就能使学生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有直观的了解。广告由两对恋人在恋爱中表现的行为组成:音乐浪漫地响起,第一对恋人中的男友为了向女友表白自己天长地久永恒的爱,故将自己的心深深地雕刻在一颗大树上,女友脸上露出幸福甜蜜的笑容,二人依偎着和美地离去,留下伤痕深刻的大树,此时广告话外音适时响起:“爱应该刻在心里,而不是这里”……音乐继续,画面上出现第二对恋人,男友在车站的候车室边阅读报纸边等待女友,当女友的身影出现,小别的恋人激动地飞奔向对方深情相拥,而此时手中的报纸和水瓶已经孤零地飘落在地,广告话外音响起:“爱情可以让人抛开一切,但不是这些”。两段画面播放完之后黑底的屏幕上庄严地显出了两行白字:“爱情天经地义,行为不可随意”。这段广告视频播完之后能触动观众心灵,在向往美好爱情的同时观众不知不觉接受了品德教育,观众会不由自主地遵照媒体宣传的群体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作为有着受传者和学习者双重身份的学生,他们自然很快理解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的涵义,而且他们还在精彩视频中接受了浪漫音乐的熏陶和审美体验,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也变得轻松愉悦。

上一篇:浅析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测评方法有效性分析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