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也是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一诞生,就充分显示着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以其在时代和实践变化中不断发展创新的严密的理论体系、严谨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其在人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知识成果和思想精华的地位,成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沦学科只有始终按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方响进行建设,才会有活力。按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方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然要通过思想理论课的教学体现出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强调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三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就整体而言无疑是理论原理部分。如果我们把理论原理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次的原理、核心层次原理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实践结合层次的原理、这两个层次原理与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实践结合层次的原理,我们就会看到,这门课程反映了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者的统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也反映了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三者的统一,但这门课程更注重理论发展、理论运用与理论原理的统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和“思想修养与基础”课程在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三者的统一上,则更侧重于理论运用,是把理论运用与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统一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所强调的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三者的统一,要真正能为大学生所接受,能使他们在思想深处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不仅需要教师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崇敬和信仰,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求真精神,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内在的思想资源,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融会贯通,切实改变教学中存存的模式化、简单化、实用化、教条化状况。因此,在意识形态与学术性相统一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使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二、凝合学科科研成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服务
学科科研成果,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基础。在体现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功能上,学科科研成果凝合的依据,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千干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而且要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全过程,帮助大学生住科学理论下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然性,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坚定信仰、坚强意志、诚实品德和良好修养。
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和建没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方向和学术价值。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和实际运用,因而它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都是围绕这一主题且有自己的特定的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侧重于基本原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侧重于历史发展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侧重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侧重于理论流派和思潮的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侧重于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侧重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研究。学科的研究是广泛的、全面的,尽管某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成果可能会直接对应于四门课程的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但是,六个二级学科所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都可能为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奠定理论基础,提供理论素材。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的运用和集中展示过程。当然,课程内容不可能与学科内容取得完全一致的对应,它会受到被教育者的需求、教师的能力、教学的实施环节等因素的制约,只要我们具备根据现实情况凝练课程内容的能力,学科研究的成果是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凝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教学中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对教法问题的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
显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提高必须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凝合学科科研成果作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