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以理论统领高校思想的必要性
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应时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有力武器
当今世界和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必然导致大学生思想特点与价值观念的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复杂、艰巨。国际上,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继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妄图推翻我国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境外敌对势力始终把高校作为其思想和政治渗透的主要目标,通过电台、网络等,对高校进行、思想和宗教渗透。我国自加人世贸组织以来,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给西方不良文化进入我国增加了机会,高校成为了敌我思想文化较量的前沿阵地。从国内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的日趋复杂。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创新、成才、意识,但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使一部分学生出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如何抵御西方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强化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才能提高他们对先进文化接受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整个过程,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2.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靠“四有”新人来承担。加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代新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首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为的社会主义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但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仍有广泛影响,从而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上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这种经济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种思想意识、多种价值观、人生观、观,以及多种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看,这就更加需要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最后,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阶段,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国际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加剧,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图谋不轨,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作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有效阵地,理应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总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认识社会主义,以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
3.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而又光荣任务的时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和努力。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系中华伟大复兴的一项全局性战略任务。而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培养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让他们在掌握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同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沃土,其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恩格斯说:“一个民族先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学好理论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意义。因此,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正确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出有益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合格接班人.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