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7-11-04 06:3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理论 统领 高校思想

    关键词:理论 统领 高校思想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精神动力。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树立主义觉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代新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频频发布有关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意在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人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分析得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必然。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为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的正确树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生价值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人生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关系到和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也才能对人民群众及其利益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立场。高校思想政治的核心任务是理想信念教育。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能使大学生从中深刻认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正义性、必然性和艰巨性,认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引导大学生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从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正确方向。特别是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精神更加突出,使爱国主义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由自发变成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规范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和物质条件下,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积累及个人的自觉锻炼和修养共同塑造的,三种因素缺一不可。为此大学生应通过道德实践来培养自身的高尚品质,通过加强道德修养来提升道德境界。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内容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体现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服务的政治立场。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人们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认识和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人们要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以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使大学生“三观”教育落到实处。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进步的政治理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揭示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对抗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同时,还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认为这个阶级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历史前进的方向,肩负着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革命。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要求,代表了进阶级的愿望,它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这种进步的政治理论为基础。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其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使命感。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体现的这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定向和导航的作用,是明辨人的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四有”新人的理论基础。

      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其创新发展的脚步,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创造性发展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的生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活动,它必须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其内容和形式。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才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创造性的精神动力,使之永葆生机与活力。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其核心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巨大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上一篇: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