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培养“网络型”工作者,应用现代思想教育基本方法论实现高校理论教育的目的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要培养“网络型”教育工作者。所谓“网络型”教育工作者就是能够运用网络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专业队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而且要学会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2)对高校政治辅导员提出的特殊要求。组建一支“讲政治、懂教育、能敬业、有素质、会实践”的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大学生政治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这就要求高校政治辅导员必须要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凝聚力,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3.深入探究现代化教育方法,提升教育实效性
(1)由单向灌输式转向平等交互式。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传授模式,实现平等交互模式的转换。首先,要在网站中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主义理论,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倡导主旋律;其次,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开展时政专题教育,在网络平台建立交互性、参与性的师生对话和学生讨论组,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交流与讨论中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国内外形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在网上谈论自己的经历和体会,用动人的事迹来感染大学生,突出榜样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网络平台中的校务工作要体现公开、、科学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学校工作的建设中,对于学校的决策和政策的实施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参与学校工作达到自身政治意识的构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由传统说教式转向虚拟情境式。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虚拟情境的创设,实现原有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由传统说教式转为虚拟情境式。首先,可以建立网上虚拟班级,并以此为依托,开设多种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虚拟班级开展活动,例如网上课堂、网上讨论、网上以及网上班级聚会等等,从各个方面完善和丰富实体班级难以发挥的作用。其次,要重视网络平台的多媒体功能,可以借助、视频和Flash等方式推动校园的发展。
(3)重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素养。要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资源,通过接触、理解和使用媒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鉴别、吸收、转化和运用能力。要从根本上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是要加强对网络传播的力度,努力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健康发展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正确鉴别、吸收大众传媒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传播学等传媒基本知识的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实践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媒体基础知识教育、传播技术和技巧教育等。特别要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强化大学生对网络造假行为和有害信息的防范意识,用实际行动指导大学生学会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
4.开发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注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推广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校园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题网站建设要在中央的领导下,按照“统筹规划、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分阶段逐步实施。在现阶段,可以建立中央网站为中心,各地高校网站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群,尽快实现网络与校报、广播、等传统宣传媒体的统一和融合。
建设各高校间的“校园网络”,实现校园网的联盟,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要通过建立高校网络体系,借助网络的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巨大优势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掘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成立高校中心、党委宣传部以及网络技术保障部门,使校园网成为活跃的思想教育宣传阵地。
5.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用制度保证网络平台中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各个要素的优化整合目前,网络还不成熟、不规范,政策法规和还不健全,立法复杂程度高,缺乏专门技术人才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网络运行。网上有害信息的泛滥一方面是由于一些西方媒体的恶意传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网民个体法律意识和自我责任意识淡漠造成的。因此,在网络平台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采取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管理措施,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加强网络规范、法律规范和责任义务的教育。
首先,在整个国家层面,要重视网络相关法律和法规建设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加快立法的速度,大力培养网络相关技术人员,担任网络的监控和执法人物。
其次,针对高校大学生和校园网络的运行,在管理方面,学校要尽可能建立相关的、甚至专职的网络信息管理机构,专门审查、监控、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使其逐渐养成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所有学生必须用实名登记和注册校园网,一方面便于学校管理,另一方面也能约束大学生的上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