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对一世界的改造功能
.系列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造福人类的锐利武器。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总体上都不能科学解实践的涵义,贬低或否认实践活动的意义,不懂得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其理论观点只能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不能改造世界。正如马克思所一说:“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系列课以实践为纂础,均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和实践观,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正因为如此,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来武装学生,让他们能够在上理论上坚持原则、分清是非,抵制和批判错误思潮,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大学生理解这些理论,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促进自己不断进步,成为合格人才。
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个体系的中心内容。结合二十一世纪初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只有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坚持先进的前进方向,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大青年学生,才能为我们赢得未来。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各门课的教育中,必须以邓小平理一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中心加以展开和说明。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着重闸明邓小平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和原则与辩证唯物论的内在联系;在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和发展观时,着重阐明邓小平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从创新入手,强调创新是一个进步的灵魂,分析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在讲授真理观问题上,阐明真理的实践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同“三个代表”标准的相互统一关系等,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从理论上把握,深信并灵活运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足运动和运动是有规律的理论作为认识世界和指导实践的锐利武器。强调要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强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性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教学一,否则就有可能把哲学原理简单化、变为枯燥无味的“和尚念经”,如此。是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的。
其次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讲解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经济危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原理时,一定要围绕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十六大精神这个中心线索来展开。其根本点就是要让学生深刻认识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桂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认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在教学中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文献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并贯穿于教学中。
再次,从历史地位和理论创新上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教学中,既要突出反映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又要突出反映毛泽东思想的时代精神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现实意义;既要尊重历史,尊重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先河”,尊重它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又要充分肯定它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质,肯定它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奠定基础的深远意义。总之,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目的是为了用发展着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新的实践,是更好地发挥毛泽东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这种学习就是立足于当代,就是一切从当代实际出发,即毛泽东早就提出的“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理论和实际统一”的方法,也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维,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既是一种视角,也是一种思路,应当以这样的视角和思路来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均产生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的,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的理论主题,面对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共同基本国情,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历史任务,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力一法论,都代一表石最广人人民的根本利益、、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却分别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整合两者的.内容,力求避免将两者作简单合并或相加,而应当是在吃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观点进行整合,反映两者一脉相承的关系;力求在全面阐述两大理论思想的基础上,着力解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理论贡献;力求在阐述两大理论的主要贡献时,着力阐释二者的理论创新的不同背景,教师应.尽可能地多阅读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著作,能够很好地联系国内国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在讲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既要总揽全局,又要把握历史演进、时代发展的主要线索,抓住重点,提纲挚领,在讲解系统知识的同时,努力反映近年来国际形势发展的最新态势和事件问题,尊重事实,讲清真相,努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理论指南,努力把十六大报告有关国际形势的分析和我国的对外工作的主张,特别是将其中最新的思想、建议、提法贯穿于教学中,在讲清一系列国际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我国国际的影响,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国际观和分析国际问题的正确立场和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增强忧患意识,迎接挑战。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只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各门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自觉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为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