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强调学生的多元发展并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
对于对该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发挥其所长,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就业或在校时再选读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修一个双学位。这样,就业时就有第二选择,自己的竞争力也更强。据悉,以往理论专业学生在学习上,理论知识多些,使用能力差些,无形中被人们认为有”空头政治倾向”。当然,我们对这种偏见是不能认可的,但是它也确实反映出我们专业学生在能力素质上的欠缺,这是值得我们注意且应该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要多注重培养其实践工作能力,适当延长该专业的实践,落实该专业教学见习、任务。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学习、研究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撰写学年论文,并为提高学生学年论文质量配备老师,教师帮助学生确立研究方向,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和研究问题,师生之间随时可以就某个学术问题或科研问题进行讨论。第二,对于已经把该专业定向为师范专业的学校,为了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要对学生进行微机教学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执教能力。第三,要加强实习工作的和指导,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从事工作的独立工作能力。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教研能力,开展学术讲座、实践等活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开展教育调查和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使学生能够了解新的理论观念和学术前沿问题,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现实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他们后尽心创造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五,多鼓励该专业学生参加院校外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鼓励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把自己的专业向学校外推广,让其与社会接轨,让社会更多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四、国家正确引导并提供政策支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是中国特色条件下创办的一个颇具特色的专业。其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和就业方向一直随中央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但自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快速发展,对该专业也形成了越来越来大的冲击。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是在计划经济指令下设置课程,按计划指令为国家输送人才,但进入自由、竞争为主的市场经济后,该专业就应及时调整,否则社会转型的这个关键时期难以立足。由于该专业的特殊性和政治性,一直难以实施具体的改革方案,国务院教育部一直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对这个专业进行改革,因此采用试点的方式。这样,全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发展方向也没有明确的定位,有的是把给专业定性为师范专业,而有的没有把该专业定性为师范专业。由于政府自身对该专业定位不明晰,所以使该专业在就业问题上也受到影响。第一,国家对该专业定位不清,使高校确定培养方案的实际操作中,在课程比重的设置上不好把握;第二,国家对该专业的定位不清,使高校在确定培养目标上不能准确定位,冈而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培训上不能明确定位。第三,国家对该专业的这种态度,使无论老师或学生都从心底感觉到不确定、不安。要解决这~问题,国家就必须在进行实际考察后,结合专家的意见,尽快把该专业定性。然后在就业政策上对于这个专业适当给予优惠,如:在报考选调生、公务员时,应当适当放宽专业;在录取时优先考虑该专业学生等。国家对该专业定性和给予优惠政策后,学校要予以积极配合,及时修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在近年愈发突显,我相信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度,无论是学校、政府、社会都应充分认识到此专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建设的重大意义,多方共同努力,缓解该专业学生的基本就业问题,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的实用型政治人才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