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就业的路径

2017-11-05 06:0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就业的路径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理论专业在各高校开设以来,


  摘要:理论专业在各高校开设以来,获得了显著发展,为我国培养了许多这方面的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和思想政治事业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随着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该专业学生却陷入了就业困境。为了使该专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能继续良性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输送政治人才,本文就此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提出应对之策,以促进该专业学生逐渐走出就业困境。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就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首先要做的是恢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重新确定其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诞生了,该专业发展至今,不长。目前,该专业学生面临极大就业困境,本文就针对此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一、拓宽培养口径及提升办学层次

  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当初的目的是培养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按这个思路确定下来的。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实际是通过多种渠道培养的,大多采取兼职形式,专职人员已越来越少,而且数量基本满足。现在,该专业学生的去向,也是要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由用人单位来挑选,从用人单位的编制看,专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用人单位需要的往往是有能力、懂又懂专业的政工人员。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按以往过窄的专业口径去培养学生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了。因此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必须与社会接轨。按照这个思路确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政治学、管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及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等以上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理论宣传和行政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后,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优化。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一是能在中学和中等专业学院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工作;二是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专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人才;三是能在基层企事业、党政部门从事党政管理工作的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不仅要开设师范类学生必修课,还应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但仍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为主。另外,还要开设概论、法学概论、公关关系等相关课程,这样有针对性夯实基础,注重专业知识更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在择业方向上更明朗,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比较特殊。在前几十年里,该专业学生主要是靠分配,但自从进入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时期,该专业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都是自主择业和自主为主。由于此专业相较其他专业,本身就存在就业的出口窄问题。因此,老师和辅导员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加以正确引导,在该专业学生大一时就应该给他们上职业与规划课程。让他们树立不再指望国家分配,而是要提高自己自主择业和创业的观念,寻求自身的多元发展。在大一就立志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可以多鼓励其考研、考博;立志于从政而无心深造的,可鼓励其考公务员或选调生;另外,一些既不倾向于从事理论研究也不从事于政府或与该专业相关工作的同学,可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或凭靠兴趣所在继续学习加强竞争力后,再去择业、就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生在择业、就业上才能端正态度,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是,因为自己是大学生,即使所学专业比较冷门也要在就业选择上树立一个高标准,如果在现实中这个标准不符合预期,宁愿缺少工作也不要慌乱。否则最终对自己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上一篇:关于1998年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