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状况的对比研究—(2)

2017-11-05 06:09
导读:三、不同面貌学生对理论接受状况的对比 1.党员与非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上差异不是很大,但党员的整体态度比非党员学生积极。学习态度上,

  三、不同面貌学生对理论接受状况的对比

  1.党员与非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上差异不是很大,但党员的整体态度比非党员学生积极。学习态度上,党员的学习积极性相对于非党员学生要高。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感兴趣,但仍坚持上课。31.25%的党员和29.41%的团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感兴趣。党员选择“感兴趣且上课较为主动”的比重相高于非党员。总体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是较消极的,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时没有专业课花费时间多而用心。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是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前提,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党员和非党员的同学基本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代史纲要》三门课程都有涉及,所占比例平均约30%,从整体上来讲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不容乐观。

  2.党员比非党员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深刻,仅限于表面认姗,但仍存在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党员与非党员认知不一。“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边实践,一边统领着社会主义观念体系,它是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关于看待与社会主义的问题,党员比非党员立场较明确、客观,超过50%的学生有较正确和坚定的立场,认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但仍有部分学生甚至包括党员认为社会主义最终会被资本主义同化,没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这是值得反省的。31.25%的党员是因方便找工作或提干而加入中国共产党;77.94%的非党员学生抱有各种不纯的动机。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其中包括党员,大学生对于入党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并非宣传入党是为了找好工作,并非以功利性目的来诱惑人选择一种信仰,我们不能以功利主义所持有的眼前利益和可量化标准来评价信仰效果,可见人们的价值观略有偏颇。

  3.党员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上,比非党员更加熟练与灵活。没有深入影响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少部分学生认识有偏差。12.50%的党员和7.25%的非党员认为应参照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不少人很可能是因平时接收相关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过多,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加上目前中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导致不少学生认为中国应参照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无论是党员学生还是非党员学生都有超过60%的人认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主要的,所带来的问题会随著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解决。所以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的认知也只停留在表面,其运用也是僵硬的套用。’

  四、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收状况没有因学科、年级、政治面貌的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遍没有太高的兴趣,为了应付考试而被追去学习,在课余时间极少数人会去涉猎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如果大学生对学习任务有内在的兴趣,关注学习任务的根本意义,并通过探索学习任务内部及其与其他任务间的联系来达至学习内容的理解,则这种学习方式称之为深层学习方式;如果大学生的学习的动机是外部的,其意图是通过死记硬背等方法再现学习内容,在这种学习方式可称之为表层学习方式”,所以大多生都处于表层学习方式阶段,只是为了外在的优异的学习成绩的动机而努力。’没有达到真正理解的层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都是表面的,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没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没能够体现出来,仍存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斥,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信心,对中国共产党没有坚定的信念等问题。虽大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全面的认识,但这些大多是死记硬背奇嘴果,的运用理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很强烈的动机,考试的高分动机根本起不了本质性的作用,“价值观影响着求知的动机和态度,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大学既不提供部分的教育,也不提供表面的教育,更不提供精细的技艺。而是提供一种良好的人生开始”。所以,当代大学生应利用好学校这一平台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简析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