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以上这种矛盾表现在他们对学习理论的态度上,表现为仅仅满足于对一般知识的了解,浅尝辄止,不愿下丁夫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的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抵触情绪。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认知还有易变性、摇摆性、不坚定性的特点。常常是改革进程和发展态势良好时,他们充满信心、意志坚定。但是一旦改革受挫,他们又易于摇摆,忽明忽暗,漂移不定,加上接受新生事物的欲望、能力强烈,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
对此,一定要向学生讲明: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国家有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批判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闵素;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但不能代替我们的实践;三是讲明主动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社会科学规律和被动适应这种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独立性特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性和性的统一。但是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过多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而忽视了它的科学性。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来向学生宣讲的。因此,在不少大学生看来,马克思主义不过是用来教化人们并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对于正处在“心理反叛期”的大学生来讲,他们不愿意让人们告诉他们应该信仰什么,不应该信仰什么,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独立判断得出结论。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l7岁~25岁之间,正处于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由于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趋向成熟,自我意识迅猛发展,思维出现更多独立性。他们日益清醒地感知到社会进程及上级决策并非完美无缺,社会发展中应逐步容纳自我选择、个性差异和主观能动性。这就使他们在理解和解决政治现象和问题时呈现出高昂的自我,有的个性过分张扬,甚至为体现鲜明个性而执迷于自我现状的满足,失去自我改正和提升的动力。同时,大学生对自己所属的集体和与自己身心发展、知识水平素质状况大体一致的成员表现出认同,加之升学压力和家长片面追求智育的“最优待遇”,导致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差,存在较强的心理依赖性,不少学生参与政治活动或发表政治观点时缺乏独立见解,政洽情感中带有很强的“集体心理联动性”和“群体心理同辈效应”的痕迹。因此,他们的独立性往往表现为针对施教者的集体独立性。
为此,应着重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论证其正确性,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去分析当今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让学生面对复杂的同际囝内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实用性特点
当前,大学生对于理论价值的认知,更多地趋于实用主义。据,学生对物价上涨、就业形势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微观形势以及相关政策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对离自己学习生活实际较远的宏观理论关注度明显较低。由于我们教材的缺陷,我们向学生展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往往很少涉及对人本身的关注。这就使学生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关心社会问题,而对他们个人的发展不具有指导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却是各种中的必考科目,是人们在政治场合中的一套系统。因此,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考试中,在一定的政治场合的表述中才是有用的;而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却是无用的。这种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的实用性特点,表现出来就是无论从整体看还是从个体看,当代大学生都普遍具有政治言行的不一致性。许多大学生讲起大道理来头头是道,行动却不对号,说一套做一套,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过度关注理论学习,忽视实践锻炼,导致学以致用的意识淡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薄弱。
因此,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深刻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的有关理论,为大学生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