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科建(2)

2017-11-05 06:11
导读:1994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想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科学的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想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学科加强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和学科建设,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和理论家。

  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校和思想品德课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两课’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意见》提出,“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意见》还对“两课”的主要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课程体系。《意见》对高校“两课”教学时数做了调整,提出了各级各类院校四年制本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数为教学计划内不少于85学时,专科不少于68学时。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合理确定上述各门课程的学分,切实保证规定的学时。”

  1995年12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保证高等学校德育有效实施,根据《教育法》制定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大纲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不断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实效。大纲规定高校思想品德课应设置思想修养课、基础课和形势政策课程。

  1996年3月在全国高校“两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新的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两课”教学改革的指示,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方针,全面和吸取1985年以来“两课”教学改革的经验,特别是改革试点的重要成果,注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教学秩序的相对稳定性,要对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做出统一规定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保证“两课”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1997年6月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步伐。

  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正式提出了高校“两课”教学的课程体系即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在内的八门课程的设置即所谓的“98方案”。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1993年以来,为适应形势发展和改革的要求,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当前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任务。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1999年7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至立对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对新方案实施工作的领导。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入第一线,了解和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第二,要加强对教学中热点、难点的研究,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感。第三,要大力坚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为贯彻会议精神,高质量地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1999年12月3日,教育部社政司印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在充分肯定“两课”教师队伍整体情况较好、工作富有成效的同时,指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应改进的地方,关键是要提高“两课”教师自身的水平。为此,该通知提出:为改变“两课”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的状况,要在1999年致2004年间,使3500名左右在任“两课”专职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获得硕士学位。

  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社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评选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设置新方案,决定从2000年到2002年分三批进行“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的评选和制作工作。2000年下半年,教育部社政司根据近年来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和当前高校思想理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决定启动教学基本要求修订工作。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