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3)

2017-11-05 06:12
导读:3理论的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创新 高校现行马克恩主义理论教学创新,最重要的是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理论的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创新

  高校现行马克恩主义理论教学创新,最重要的是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解放思想,创新教学观念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前提基础教学观念创新  一要打破传统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单地等同于的教学观念。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在地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全部价值,尤其注重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方面的价值。二要转变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确定不变的知识的认识偏差,把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目标。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知识或教条,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不但要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及蕴涵其中的丰富思想,更重要的是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面对现实世界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精神,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三要确立和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矛盾的统一体。过去人们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把学生简单地看成是受教育者,而忽视了学生作为能动的认识主体的地位。这不仅不利于师生之问的良性互动,更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关系,“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是主体,也是目的。

  (2)不断深化和充实、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有机统一。作为绝对真理,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原理有其内在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作为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发展的理论。由于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通过政治课的学习,已经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上的创新,应着眼于“精”、“深”和“新”。以往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内容多而不精,这就使得教学过程对问题的探讨难以深入,由此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要避免内容重复,需要在“精”上面做文章,即避免面面俱到的全面浮浅,注重和突出重点内容,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际运用。而只有“精”,才能“深”,即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深”,才能真正体现学以致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邓小平曾经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就是这个道理。“新”,则是根据已经发展的客观实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某些已经过时的说法和内容予以“刷新”;另一方面,联系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时代感、现实感。

  (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方法的创新  现阶段,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且基本上采用单向式“说”、“教”方式,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坚持和贯彻一个基本原则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主体,也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教师既要善于把教学活动置于理性的主导之下,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和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在教师下从事认识活动的自觉能动的主体,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不能完全避免“说教”的情况下,引人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必要把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充分考虑到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内在情感和意志的升华,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上一篇: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山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