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基于大学生层面的分析
人类的任何一种智慧活动,包括学习在内,都有多种心理因素参与,它们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从“知”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对于书本上某些事物现象的解释开始质疑.因而理论课教师在对一些原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时,不能只停留在书本或表面.要给学生闸释事物发展的前冈后果、背景资料等,并引导大学生自己去思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表明.接近80%的学生认为“对教帅授课的内容不感兴趣”是导致注意力不够集中的主要原网;超过70%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持欢迎态度;对教师适当介绍学科的科研动态非常欢迎。
2.从“情”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具有青年人共有的情绪特征,情感丰富、复杂、不稳定,这些特征明皿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心研究表明,情绪情感是一种态度体验,对课程的态度决定学生的行为。在大学生存在着一种“四不”现象.反映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态度,即“不上课、不听课、不重视、不认同”。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情绪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3.从“意”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意志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多数大学生能逐步自觉地确定奋斗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排除内外障碍和困难去努力实现奋斗目标,其意志的自觉性、坚韧性、自制性和果断性都有了较大发展,但其意志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存在个别差异。有些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足,有懒惰行为.想得多做得少,对于理论课的概念不求甚解。超过80%的同学课后对理论课几乎不再过问,只是为了应付才临时进行复习。换句话说,学生仅仅把理论课视为“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巾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这可以说是当前高校理论课教学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因此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非常关键,这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不懈地保持充沛精力,排除干扰,坚决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优秀的意志品质。
总之,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关注程度.只有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