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探析(2)

2017-11-05 06:17
导读:三、理论的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施教者与受教者是理论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其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共同

  三、理论的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施教者与受教者是理论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其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共同体,双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动态地表现出自身的主体性,密切相连、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实践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等现实要求,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作为“现实的人”,其首要的特质就是主体性,要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行动力的人,同时又是处在一定的关系总和中的、进行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存在物。这种主体性的自我觉醒与激发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充盈无限创造力的重要源头之一。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教师通过一定的中介手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给大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师生交往、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构成的师生实践共同体,更为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意识和理念。其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现实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主体性;其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而是作为教与学这一实践活动的共同体,共处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依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根本上探讨的便是在社会中何者为“人”、如何成“人”的价值命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的“本”,不仅从实践上要求对师与生主体性的共同重视,而且从目标追求上要求师与生主体性的共时发挥与运作。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成“人”的价值命题的完成,恰恰需要师生的互动,需要师生共建共享,忽视哪一方面都不行。因此,教育者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使施教者与受教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切忌造成施教者与受教者所处地位的不对等,而最终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是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青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具有批判精神。但同时他们年纪轻,阅历浅,可以说,他们完整个性的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知识结构的构建,人生里程碑的起步等都需要在这个阶段完成。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就业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针对急剧变革的时代特点,针对社会转型的现实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具体而言,要在提高教师素养、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设施、创新教学方式和加强教学等方面下工夫,逐渐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通向大学生现实的平台,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

  实效性是指人们在从事一定的活动时,目标的实际达成程度。人们在从事任何一种活动时,必然都会有一定的目标,带着这样的目标或追求,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改造现有的条件和状况,从而达到人们所期望的一种目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首先,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实效性是指教育者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期待的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养成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成和掌握的达成程度,即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观念、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否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观念、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个人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或要求的个体。其次,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实效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受教育者自身实际生活所起到的作用的达成程度,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和掌握以及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养成,能否对个体的实际生活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能否帮助个体去认识生活解释遇到的现象,对个体解决生活所遇到困惑或问题是否有帮助。教育者角度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受教育者角度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统一的,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

上一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