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探析

2017-11-05 06:1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探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理论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主渠道


  摘要:理论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必须坚持基础性与重点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施教者与受教者相统一、针对性和实效性相统一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高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实践性;主体性

  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把握和坚持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性与重点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然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在中国社会主义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认真思考和科学回答“进行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怎样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问题,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性与重点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理解、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教育大学生。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紧紧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有重点地开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相适应。

  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经过实践并证明了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决定了必须有相应的教育形式得以表现和反映,以实现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方法创新、手段创新和载体创新。同时,还需要积极地吸收和借鉴教育学、学、、大众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研究和理论建设,尤其是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从而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但不可否认,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所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就要敢于和善于捕捉时代和实践课题,反思历史,直面现实,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也就是说,必须具备理论创新和学术研究的勇气和功力。此外,还要重视和研究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如何使学科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的课程内容渗透在教学环节这一实践过程中。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也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立足时代和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是深深扎根于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如果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更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经在批判费尔巴哈旧时就肯定了实践的功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活动,也表现在青年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更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接受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现实的发展为根据,以解决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提出的问题为目标,才能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威信,才能切实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上一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