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根据教学目的挑选案例
案例选择得当与否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结合改革开放的形势来挑选素材。这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I)针对性:案例要符合每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明确给学生什么和应教给学生什么。(2)典型性:应选择学生比较关心、影响力较大、所呈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使他们从中深受,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启发性: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理解及接受能力,案例不能太难,使学生因知识积累不够而无从下手;也不能太易,没有一定难度,答案学生一猜便知,就会降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度,学生甚至没有兴趣讨论,这就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4)性: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统一。所以案例要紧扣时代主题,涉及社会发展前沿的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同时,还要根据教学需要作必要的加工:如,讲“中国的对外开放”时,引入“特区之路”;讲“下岗再就业”时,引入“四零五零计划”就能补充教材内容,体现时代特色。案例选择恰当,学生就感兴趣,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前准备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对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应提前I周布置案例,并将讨论的大概时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考虑;学生以10—15人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熟悉案例,领会其中的含义,找出主要问题,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案。课堂分析讨论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要有倾向性的提示或结论,应多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及解答问题,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或辩论;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直觉思维。案例教学并不重视寻找标准答案,关键是看学生对待问题的态度及思路。因而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以不拘一格,答案可以不强求统一。在讨论中一旦出现认识模糊或偏离主题的情况,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控制辩论的主题,澄清模糊认识,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完整的认知,促成讨论。教师不但要协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出切中要害的关键性问题,而且还要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帮助,补充相关知识,并适当维持课堂秩序,控制讨论节奏及时间。
(三)做好点评和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点评和总结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最后环节。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肯定有创造性的见解,把模糊的认识引向正确的一边,对案例讨论中不够深入的方面要进行补充。其次要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加以鼓励,特别是对于平时不发言或极少发言的学生,更应予以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切中要害的点评能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提升理论认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落实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一)处理好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案例教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与学生所担当的角色与传统教学中担当的角色有所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教师的任务是权衡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考虑所选案例涉及的问题、原理、代表性等。在讨论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主动发言、把握讨论方向和时间进度,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学生的角色是“演”。学生的任是做好课前准备,查阅与案例相关的参考资料、准备讨论发言提纲等。课堂上学生是讨论的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当然,只有在课前认真准备的学生,才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理解教师的意图并有所收获,如果作为主体的学生没有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则教学就不会达到理想效果。
(二)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的关系
运用案例教学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对于促进教学体制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学决策具有不可预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法虽然形式上较为死板,但它可以在较少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准确的抽象概念,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案例教学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讲授法的弊端,但它只能通过案例推导出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内容。因此,教师要正确处理案例教学和传统讲授的关系,取长补短,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