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意识培养的内容
1.文化词汇。英汉两种言语背后潜藏的巨大文化差异使得两种言语中完全对应的词汇很少,而那些具有文化附着义的词汇便成为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之巨大障碍。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特点,它揭示出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的内涵,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交际中,对那些“貌合神离”的“对应词汇”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2.语用规则。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需要正确使用一种的语音、语法、词汇,但是仅仅只掌握语音、语法、词汇还并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因为人们在具体使用语言时还要运用一套语用规则,而这些规则的掌握比语言规则要困难得多。由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缺乏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语用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语法错误可能使人不愉快,但听话人一旦意识到说话人的语法能力较弱,对其是容忍的。然而语用失误则不然,如果一个非本族语者语言流利,但行为不礼貌或不友好,听话人不会认为其语言能力差,而会认为是修养差。因此,我们只掌握语言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语用规则,才能正确地进行交流。否则就会造成各种误会,甚至使交际发生障碍。
3.价值观念。中是在不同群种、不同地域和不同条件下形成的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属于平行发展、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而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价值系统,它是最深层的文化,它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中国文化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把“集体主义”视为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价值标准。在“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应以家庭、集体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而西方文化在价值取向方面,与中国文化正好相反,尤其是美国文化。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价值,崇拜个人主义,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自由,追求个人利益,追求“物质享受”。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的价值系统,无疑会帮助我们预测对方的交际行为,从而提高交际的有效性。
四、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1.实用性。文化培养的内容要与学生所学的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这样就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同时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阶段性。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教学应接近于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同时还要注意文化内容本身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不要过于零散和杂乱,使学生摸不到头绪。
3.适度性。适度性是指所教内容和方法要适度。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内容广泛而复杂,所以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来讲。另外,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要置于实际教学中,而不应单独孤立地学,以免影响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科学性。科学性既包括上述的阶段性、适度性,也包括了系统性、准确性、针对性等其他内容。科学性还包括文化体系构建和文化导入方法是否得当,它在文化传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总体目标的实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