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从上世纪90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新建本科院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是培育新建高校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激励需求、激励原则和激励机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评价考核、薪酬、聘任、管理柔性化等方面提出构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教师 激励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不同需求的重要使命。据统计,从1999年到2007年全国新建普通本科院校219所,约占同期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数的三分之一。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高校的活力和发展水平,是培育高校竞争优势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如何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优化配置教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促进教师健康发展,在现阶段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需求分析
激励是通过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激发、培养、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并引导行为指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它涉及到需要、绩效、期望、报酬、满足等范畴。激励的心理过程模式可以简单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了解和把握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需求的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才能有效地激发、引导他们的行为。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需求特点表现为:(1)物质需要的关切性强烈。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处于省会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地方经济发展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因素中,物质因素甚至占首位。工资待遇和住房需求仍然是教师急需得到的满足。(2)中青年教师学习发展的需要突出。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由一批地方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而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建立时间较短,具有正高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年龄上,青年教师居多,中年教师缺乏,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总体科研能力较弱,青年教师渴望能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和培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的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使自己今后能有更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3)公平需要和民主参与需要日益增加。教师对学校内部的分配制度、考核制度、职称评聘、进修学习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公平需要。同时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他们珍视自己的民主权利,要求参与学校管理和民主决策,并希望领导在进行决策时能采纳自己的意见。(4)尊重与成就的需要增强。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特殊性表现出他们对提升专业成就、各类声誉、相应的社会地位以及晋升机会的取得具有强烈的荣誉感、社会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