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汉字难学论”与比较方法论(1)

2017-11-15 02:4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汉字难学论”与比较方法论(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百年来的汉字难学一说实则较为失当,在文字适用性比较
摘要:百年来的汉字难学一说实则较为失当,在文字适用性比较上,汉字则有其独特的优势,故正确进行文字比较应坚持客观全面的比较、纵向的动态比较和能动的、实践的比较。关键词:汉字;文化;比较方法百年来汉字曾迭遭诸多责难与贬损,其中“汉字难学论”至今仍在影响着教学实践。所谓“汉字难学论”并非指对汉字难学的一般看法,而是指把汉字难学一面片面夸大为汉字的“原罪”和“死症”,进而要废除汉字的主张和观点。这种观点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诸多认识论原因。本文试就其方法论依据作一探讨。一、“汉字难学论”是比较的产物比较方法是“汉字难学论”立论的依据所在。几千年的古代文献中罕见有汉字难学说法的记载,而对古人炼字锻句之艰辛则多有趣闻。中学生都知道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是先后推敲了“到”“过”“入”“满”等十几个字以后才最后选定的。至于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几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等已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而不是一般的学识汉字了。只是在19世纪末叶,当积弱积贫、闭关锁国的清廷大门被列强的炮舰轰开以后,在拼音文字与汉语、汉字大量的接触、碰撞之中,才冒出来一个“汉字难学论”。第一个提出汉字难学的卢戆章在1892年提出“当今普天之下,除中国而外,其余大概皆用二三十个字母为切音字”,“中国字或者是当今普天下之字之至难者”。[1]此后凡说汉字难学的无不以拼音文字为参照系,而且整个学界都竭力推崇这种方法,大有“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之感。胡适在其1920年12月的《国语文法的研究》中特别强调了比较方法的重要。鲁迅1934年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曾说过:比较是最好的事情。当没有知道拼音字之前,就不会想到象形字的难。从此比较方法就成了“汉字难学论”的利器和法宝。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学者在应用着这种比较模式,即以二三十个拼音字母与几千个汉字相比较。如说,学“汉字要辨别几千个字形,拼音字只要分别二十六个字母就行了”。[2]这种比较模式还很容易得到公众认同,就像人们日常习见“日出东来又到西”一样,正是这种浅显易见而且又是“铁的事实”的比较方法,使“汉字难学论”流行百年而无阻。然而,“比较”果真都是好方法吗?这需要对“比较”本身作些分析。二、对“比较”本身的比较比较是一种辨别同类事物异同高下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法,它以事物的同一性与差异性为基础,既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又是一种经常性的心理活动。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曾获得过许多重大成果,但也有一定局限性:(一)比较本身有层次性的区别作为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既有形式逻辑层次的比较,又有辩证逻辑层次的比较;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还有感情层次的比较,它受当事人心境的影响更为突出。人们常可听到“月是故乡的圆”“水是家乡的甜”“情人眼里出西施”“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等一些感情层次的比较语,这种比较可以理解但却未必正确。仅仅进行形式逻辑层次的比较也是不够的,只有进到辩证逻辑层次的比较才是科学的比较方法。(二)比较在广度和深度上也有一定局限比较方法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正如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所言,“有人以为这种比较方法似乎可以应用于所有各部门的知识范围,而且都可以同样地取得成功,这未免失之夸大”。[3](252)更值得重视的是,比较结果的理性深度也是有限的。黑格尔认为:“尤须特别强调指出,只通过单纯的比较方法还不能最后满足科学的需要。比较方法所得的结果诚然不可缺少,但只能作为真正的概念式的知识的预备工作。”[3](252)(三)比较方法在具体应用时很容易出现片面性的偏差这也是我们要时刻注意避免的。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事物尤其复杂事物都具有无数的侧面和无穷的深层内涵,而“任何比较只是拿来比较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对比,而暂时地、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所以要特别提醒人们,注意一下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又常被忘掉的真理”。[4]由此可以推知有各种各样的比较:主观的比较和客观的比较,感性的比较和理性的比较,片面的比较和全面的比较,静止的比较和动态的比较,表层的比较和本质的比较,机械的比较和能动的比较,等等。因此,不能说只要是比较就都是好方法、好事情。以二三十个拼音字母与几千个汉字相对照的这种比较模式显然只是一种主观的、片面的、表层的比较,由此引出“汉字落后论”“汉字难学论”等错误观念也就不足为怪了。三、正确进行两种文字的比较(一)应当坚持客观的、全面的比较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汉字固有缺陷,也必有优点;汉字确有难学一面,也必有易学一面。拼音文字优点再多,也必有缺点,确有其易学一面,也必有难学一面。“汉字难学论”者只看到汉字缺点和难学一面,完全看不到其优点和易学一面;而对拼音文字则完全持另一种态度,只看到其优点和易学一面,对其缺点和难学一面完全视而不见。甚至以拼音文字之长去比汉字之短,因而得出汉字难学的结论,进而主张废除汉字,以拼音文字取而代之。汉字的缺点和难学一面过去讲得已够多了,这里着重补充讲讲其优越和易学一面。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作为古典文字历经几千年磨难而不灭,且能与时俱进、很快适应了信息时代,作为目前中国法定文字的汉字,肯定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特性:1.传承性。作为东方智慧、华夏文化的载体,上下几千年,古今多少事,都聚集于小小方块汉字里。它是民族之魂魄,国家之瑰宝,也是散居于全球几千万炎黄子孙的根和魂。2.简明性。在联合国工作了几十年的袁晓园女士认为汉字的最大优点是“简短明确”。在联合国各语种的文本中,最薄的一本必是中文,其与英文的篇幅之比是1∶1.6~1.8。再看宾馆印有各种文字的门卡上,最简短的一行必是中文。3.适应性。电子计算机一度被认为是汉字的掘墓人,国外也曾有专项研究,结论是汉字无法输入电脑。依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目前汉字电脑输入已是万“码”奔腾,还开发了许多汉字软件,总体输入速度已超过拼音文字。且可能是未来声控电脑、智慧电脑的最佳“字”选。激光照排的创造则从根本上解决了汉字排版的难题。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上一篇: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