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1)(3)

2017-11-16 04:22
导读:在上述诸多的因素中,有教师本身的主观原因,如教师对教学研究的态度与意识等;也有客观原因,如学校管理机制、教学环境、学科的特殊性等。通过进

在上述诸多的因素中,有教师本身的主观原因,如教师对教学研究的态度与意识等;也有客观原因,如学校管理机制、教学环境、学科的特殊性等。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笔者认为,影响我区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之一是“问题意识”。问题是研究的起点,而“问题意识”则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在教研活动中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其研究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使信息技术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关键。
二.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指出,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包括对外在事物或情感的认识活动,也包括对自己的内在活动的认识活动,并包括对自己的认识活动的认识活动,即对意识的意识。实质上看,意识活动就是认识活动,意识现象就是认识现象,意识就是认识,意识属于认识能力的范畴。而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也就是对教学问题的认识,也就是认识教学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活动主体对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等的心理状态,并在其驱动下,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起于疑,疑又是创造的开端。
本文这里所说的“问题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如何发现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成功的优秀教师并不是比别人聪明,而是他们更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问题
所有的研究首先都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因为我们所发现的问题并不都是有意义的,也不是都值得研究的,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些的本质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解决问题
选择好了有意义的问题之后,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最佳途径,从中找到教学规律。解决问题是研究的关键。
培养和形成教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三.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 “问题意识”
由于缺乏进行教学研究所必备的问题意识,也就不会对自已的教学做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与思考,使得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出“高原现象”。经常听到一些信息技术教师说,自已在教学上没有新的进展,无论怎样改进,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很难有新的突破,但又说不清原因。其实,教师的教学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后,就要通过教学研究来促进自已教学的进一步提高,使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教师的教学研究应该一种行动研究,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杜威的“做中学”是一种最效的学习与研究方式,不仅适用于学生,也更适用于教师。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可以为培养研究型教师提供条件,在2004年的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中,我们提出了“做研究型的教师”这一教研主题,首先从培养我区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意识”入手,通过“学、思、导、行、研、结”等六个方面来提高我区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意识,帮助他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确定教学中有价值的问题,并在实践中研究,在反思中提高,在总结中发展,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与水平。
1.导:疏导指导引导,提高教师研究问题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教师一向比较善长于技术,他们对与技术有关的问题比较感兴趣,而一谈起搞研究或写论文,则会表现出畏难情绪,觉得自已在这方面做不好,有的教师既使想做研究却也不知从何入手,只好作罢。对他们而言,教学研究变成了一种负担,因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每每遇到要上教研课、公开课、写教学反思或是写论文时,他们索性都躲在一边,成了旁观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通过对在教学中存在畏难情绪的教师进行疏导,对想参与研究但不知该如何研究的教师进行指导,与他们一起疏理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分析探讨,从中选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长期跟踪指导;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个有心人,留心观察教学中的各种现象,获取相关的信息,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创设情境,搭建平台,让那些在已经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介结自己的研究内容与过程,交流经验,引导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去。
上一篇:浅论中学校长工作艺术(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