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美国特许学校与中国公校转制的比较分析(1)

2017-11-19 04:3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美国特许学校与中国公校转制的比较分析(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美国的特许学校与我国的公立中小学“特制”都发生在上
摘要:美国的特许学校与我国的公立中小学“特制”都发生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似乎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都是将公立学校委托给某些人经营管理。但实际上两者产生的背景、设立程序、经费来源、运行机制和结局都完全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公校转制严重地有悖教育公平。

关键词:特许学校;公校转制;公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校重建”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不仅发生在美英等西方国家,而且也发生在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地区。80-90年代,世界各地出现了诸多不同类型的学校管理改革,校本管理、协作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及教育私有化等成为不可抗拒的主流。本文拟对美国的特许学校和我国的公校转制作一比较分析。

一、美国特许学校创立和我国公立学校转制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公立学校效率低下等问题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1983年颁布的《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开启了美国对基础教育的大规模改革。该报告强调课程方面的改进与反思,掀起了以抓基础学科为重点的“回归基础”运动。1986年后掀起的第二次改革浪潮则以“重建运动”为切入点,通过制定各种标准来改进课程与教学。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校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它试图通过加强公立学校间的竞争来提高公立学校的质量。当时的布什(以下简称老布什)政府的“教育凭证计划”以及克林顿政府的“特许学校计划”都是影响广泛的举措。其中,“特许学校”也是择校运动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项目。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社会对学生不理想的学表现有了新的看法,认为它是“文化偏见”造成的结果,因而人们将着眼点放在了对少数民族、黑人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等弱势群体,关注教育中的文化倾向开始彰显。同时,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不高也引起了其它一些问题,如校园暴力、吸毒、犯罪率增加等。于是1991年美国的明尼苏达州、1992年加利福尼亚州相继通过了特许学校法。1995年有19个州制定了特许学校法,2003年则上升到40个州。美国的特许学校网将特许学校定义为“它是一种享有传统公立学校所没有的一些特权、非教会性质的、自治性的、选择性公立学校,特许状作为一种行为合同,包含了学校的使命、设立程序、办学目标、服务的学生对象,评价方式,以及办学成效的评价标准。”乔泊·沃克·布什(以下简称小布什)上台以后,本着“消除差距,促进平等”的目标,制定了新一轮的教育政策,于2002年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CBL),主要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州政府负起更多的绩效责任;给家长、学生更多的选择;州、学区和学校拥有更多的灵活性。这三个核心内容也是“特许学校”实施的重要方面。此外,小布什在保留克林顿政府对于“特许学校”的若干措施的基础上,还把“特许”的授权范围扩展到了州和学区。时至今日,美国约有41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各通过了特许学校法,全美约有3500所特许学校,超过100万学生就读。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我国的公立学校转制则是出于公办学校单一化、教育经费不足,无法满足扩大初中、高中和改善薄弱学校的需求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并重建在文革10年中遭受破坏的教育体制。进入90年代,我国的教育在规模、数量上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变迁,教育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市场化的浪潮波及教育领域,催生了“教育产业化”的思潮,并对大一统的公办学校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于以下主要原圃公校转制应运而生:(1)为了多渠道筹集经费,缓解政府经费的紧张压力;(2)顺应教育多元化的潮流,引导教育价值多元化,同时,教育消费、教育服务、教育权益、教育市场、教育产业等概念的建立,家长和学生的权益受到重视:(3)国家的重点学校制度造就一大批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教育发展极不均衡,需要对一批薄弱学校进行改造。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公立学校转制。其政策依据来自以下文件:199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
上一篇:写议论文如何选择论据?(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