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特色创建(1)(2)
2017-11-19 05:16
导读: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他的《 政治 经济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都是稀缺的,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他的《
政治经济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都是稀缺的,生产某种产品一定要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放弃的其他产品就是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产品时就有比较优势,从而国际贸易能给各国都带来好处。比较优势的存在正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这一理论虽然是经济学理论,但在进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创建时,也同样适用。任何一所高职院校其教育资源都是稀缺的,创建某种特色往往必须放弃另一种特色,即特色机会成本。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两点,一是高职院校必须寻找比较优势;二是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建一种或几种比较优势成本低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同类院校中具有比较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组织理论开放系统模式的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由美国学者劳伦斯和骆奇等人创立。权变理论有三种假设:①不存在最佳的组织方式;②任何组织方式之间都不等效;③最佳的组织方式有赖于组织环境的特质。简言之,内部特征能够吻合外部环境的组织,就能达到最大效果。权变理论的焦点是注重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基本主张有四个:①整个组织的运作都在开放系统之中;②行政者必须依据组织内的人、事、地、物和环境的要求及限制,做出适当的回应;③每个组织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的策略在不同组织中都会产生不同的功效;④不同的领导方式应用于不同的情景中。策略的好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最佳策略。
作为组织的职业院校,必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与外界发生信息、物质交换。一所职业院校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家的法律、政策、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自然资源、地理条件、人口、交通、各产业的组成及变动等。权变理论告诉我们,一所职业院校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职业院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应具有不同的特色,特色受环境制约,这是职业院校特色的必然性和多样性;特色无好坏之分,关键是学校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与匹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4.价值工程理论
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组织,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价值在于高职院校的功能能满足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需要,其价值大小在于满足这些需要的程度。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采购工程师拉里迈尔斯创建的价值工程学有一个著名公式:V(价值):F(功能)/C(成本)。
把此公式应用于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可以得出“高职院校的价值等于其功能与成本之比”的结论。要增加高职院校价值,就要提高功能,降低成本。众所周知,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很快,规模迅速膨胀,但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欠缺已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功能提高的重要“瓶颈”因素。所以,要增加高职院校价值只有提高其功能,并且要通过增加有效投入、更大的增加其功能来实现。目前,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还不高,社会评价偏低,高职院校往往是高中毕业生最后的无奈选择,这除了公众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社会、历史原因外,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功能发挥不完备,办学没有特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高才是关键因素。所以,高职院校要增加其社会价值,受到家长、学生、社会的欢迎,就必须走特色建设之路,从而提高其功能和价值。
5.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7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由于这种“创新”概念较好地体现了技术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所以“创新”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特色”的基本属性是独特性,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创新”。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在高职院校特色的创建中,不能因循守旧,要摆脱旧的思维模式,借助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