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低效克斥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探索解决有效教学问题刻不容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加以灵活变通,做到教与学的统一,主导与主体统一,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有效教学
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普遍采用着“上课教条条,下课背条条,练习抄条条,考试考条条”为特征的“应考型”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道德停留于口头,品德停留在笔头”,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越来越差,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其结果是教师没有因教而获得有效的发展与提升,学生没有因学而获得有效的成长和发展,学校也没有因教学而获得有效发展。
可以说低效的课堂充斥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因此,探索和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问题刻不容缓。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它不在于教师讲了什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什么、学了多少。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分难易繁简,所有知识点都要讲解,这样的教学就不是有效教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通过学生反复做题、反复练习,甚至是过度练习来获取知识,这种千锤百炼式的学习方式虽然也能产生一定的有效性,但这种学习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学习,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有效学习。总之,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