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化学习题教学(1)
2017-11-21 05:1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怎样进行化学习题教学(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化学习题教学是将学生应当掌握的化学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
化学习题教学是将学生应当掌握的化学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通过课堂答问和练习、课外作业和测试等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它以信息反馈为特征,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具有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效果的功能。化学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地实施化学习题教学,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化学习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挫伤了学生做作业和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一部分教师对学生解题缺乏指导或不善于指导,导致解题与落实知识、技能及培养智能脱节,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化学习题教学的基本要求,习题教学的一般过程,以及对一些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认真的研讨。 一、化学习题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地布置数量适当、富有启发性的化学习题,以调动并保持好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2.为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使用习题时,要注意习题的多样性、综合性和适度的灵活性,并控制习题的数量。3.教师要重视解题的示范,加强各类典型例题的指导,使学生懂得解各类题的基本思路、过程、格式与方法。通过适当的练习培养和巩固学生审题、析题的能力。4.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对习题进行自我检查的习惯。 二、化学习题教学的一般过程 (一)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 教师要紧密结合所教的知识、技能,适时地提出要求学生解答的习题或实际课题,吸引学生思考。如果习题的难度大,综合性较强,教师可以用恰当的质疑问难的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示、引导,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而又未搞通,整理思维准备表达而又不知怎样确切表达的状态,产生解题的强烈愿望。(二)指导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析题 这是完成解题的基础。学生往往不会或者不去认真读题、审题、析题,就忙于着手解答。因此,指导好读题、审题、析题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完成解题的关键。读题——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化学习题。复杂的题目,更要努力把各层意思看明白。必要时可让学生复述题意。读题时一般不必联系所用的概念、原理。审题——要指导学生把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找出来。必要时可在题目上做不同的标记加以明确。析题——要帮助学生分析题目的知识结构。知识是指化学概念、原理、物质性质、化学用语、化学实验现象等知识技能。结构是指各有关知识和技能因素在题目中的关系。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在质疑设问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重点研究怎样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以及简单问题的相互关系,为实施解题奠定基础。 例1 实验中A、B两试管中沉淀分别达到最多时,沉淀的质量是否相等?为什么?读题:学生读题,复述题意。找出重要用词“沉淀”、“最多”和“质量”。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应该找出原来在A、B试管中AlCl3和NaOH物质的量及其关系。在A试管中AlCl3物质的量等于在B试管中NaOH物质。管中沉淀是什么物质,质量是否相等;找出中心问题与关键问题。沉淀物是何种物质,它与A、B两支试管中AlCl3、NaOH物质的量有何关系。析题:首先研究涉及的化学反应。然后,引导学生研究在A、B两支试管中沉淀物质的量与起始AlCl3或NaOH物质的量的关系。这是研究题目中知识的结构。此题的综合程度较大,可以提出若干问题质疑和研讨。第一组问题:①A试管中发生哪些反应?②实验现象是什么?③沉淀是何种物质?①它与A试管中AlCl3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AlCl3 3NaOH=Al(OH)3↓ 3NaClAl(OH)3物质的量增加。Al(OH)3 NaOH=NaAlO2 2H2OAl(OH)3物质的量减少。NaAlO2与继续加入的NaOH溶液不再反应。沉淀物是Al(OH)3。沉淀最多时,在A试管中Al(OH)3的物质的量等于原AlCl3的物质的量,也等于在B试管中NaOH物质的量第二组问题:①B试管中是否发生A试管中的两个反应?②实验现象与A有何不同?③沉淀是怎样产生的?④沉淀是何种物质?⑤它与B试管中NaOH物质的量是什么关系?发生与A试管中相同的两个反应。析出的沉淀随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向NaAlO2溶液中继续滴加AlCl3溶液时,发生完全水解而析出Al(OH)3沉淀。AlCl3 3NaAlO2 6H2O=4Al(OH)3↓ 3NaCl从各步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在B试管中Al(OH)3的物质的量因此,A、B两支试管中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又因沉淀均为Al(OH)3,所以沉淀的质量也相等。 (三)指导学生实施解题 指导实施解题,是在读题、审题、析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出解题的关键和突破口,选择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规范地表达解题的全过程。例如,解答上题的关键和突破口是确定依次发生的各步化学反应,确定沉淀是何种物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综合每个试管中的各步反应中有关物质的量,分别找出Al(OH)3物质的量与B试管中NaOH的物质的量或A试管中AlCl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解题过程应规范表达,不再赘述。 三、化学习题解法示例 (一)化学选择题常用的解题方法 1.直接法此法常用于解答计算型和实验操作排序型的选择题。解这类题的基本方法是先做后选。在审清题意的前提下,运用关系量、公式和数据进行推导,计算得出结果,或者根据实验目的及操作要求排出正确顺序,直接找出正确答案。例2 为证明氯乙烷含氯元素但不含氯离子,供选择的操作及现象包括:a.取适量氯乙烷样品; b.加热; c.加NaOH溶液; d.加AgNO3溶液; e.加过量稀HNO3;f.有白色沉淀; g.无白色沉淀。正确的操作顺序观察的现象是( )(A) a—c—b—d—e—f(B) a—d—e—g(C)a—d—e—g—a—c—b—e—d—f(D) a—d—e—g—c—b—e—d—f此题若将各备选答案与题干的背景及要求一一对照,阅读量太大。题中的实验有两项基本要求:证明氯乙烷不含Cl-;经化学变化产生Cl-并加以检验,以证明氯乙烷含氯元素。可以根据这两项要求排出操作步骤及观察实验现象的正确顺序,然后与备选答案比较,直接找出正确答案。证明氯乙烷不含Cl-的操作步骤及现象是a—d—e—g。水解产生Cl-并检验Cl-的操作步骤及现象是 a—c—b—e—d—f。因此,答案为(C)。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怎样搞好并进式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