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兴趣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影响,特别是对党校函授学员的学习作用更大。本文从分析学员的学习现状入手,提出了培养兴趣的四种方法,力争使函授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关键词:兴趣 学习目的 情感交流 最近发展区 研究式教学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某种事理并与积极的情感态度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能够对学习和工作产生强烈的影响,可以成为推动学习和事业的一种动力。学习兴趣是人们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在目前的党校函授教育中,由于学员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致使教师教学质量和党校函授教育的声誉受到影响。因此,只有从学员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培养其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学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提升函授教育的质量。
一、党校函授学员的学习现状及分析
为了了解函授学员目前的学习兴趣状况,我特在2006级、2007级、2008级函授学员中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3.46%的学员对函授学习不感兴趣。我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大部分学员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参加党校函授学习主要是为了得到一纸文凭,以便于以后职务的升迁和工资的调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愿在学习知识上下功夫。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仍沿袭“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忽视对学员自学情况的了解,缺少师生间的沟通和探讨,很难将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有的教师对工作敷衍了事,对学员放任自流,有的教师对学员缺少爱心,让学员感到厌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兴趣培养的具体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布鲁纳说:“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让学员明确学习目的,首先要抓好入学教育。特别是要有一支经验丰富、善于管理的班主任队伍,让学员一入学就有学习的欲望,不仅要拿到文凭,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更好地适应学习型社会。
任课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上好关键的第一课,给学员提出具体要求,严肃纪律,强调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提高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引起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二)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有效的教学是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的。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员才能有良好的心理情绪,才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党校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和敏锐的心,要学会关心学员、理解学员、宽容学员。我几乎在每节课前都要主动和学员进行交流,帮助学员明确学习目的,这是搞好函授学习的前提;和学员谈一些目前的热点问题,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帮助学员协调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培养与学员间的感情。正是由于课前与学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教学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情感投入。情感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能否正确合理充分有效地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学员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其学习效果。教师作为情感交流的主体,要敢于且善于打破沉闷的教学环境,以饱满的热情与真挚的感情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应根据教材内容、学员心理和社会热点巧设疑难,创建争论情境,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学员不仅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刻体会,潜移默化之中,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