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创新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和谐教学科研环(2)

2017-11-25 01:05
导读:2.对高校教师的考核手段片面化 高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和考核包括一定的硬性指标(如教学、科研工作量、学生评价分数等)及软件指标(如领导和老师

  2.对高校教师的考核手段片面化
  高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和考核包括一定的硬性指标(如教学、科研工作量、学生评价分数等)及软件指标(如领导和老师听课打分、教学效果和论文的质量等)。由于硬性指标过于片面单一,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片面追求教学工作量,而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制度设计上抑制了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学水平下滑,学校声誉受损。另外以发表论文数量与刊物等级来评定教师科研能力,造成许多教师急功近利,客观上对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带来负面影响。软性指标受主观能动性影响较大,不能进行量化考评,由于个人情感因素的干扰,会导致软性指标考评的结果失真,偏离考核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3.高校教师的聘任制度很不健全
  由于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及错误思想的影响,使聘任制在一些高校存在着重评审、轻聘任的倾向,出现“评聘不分”或“评聘完全分离”两个极端。一些教师把评上任职资格作为工资进档的阶梯,至于任职期间是否真正履行了岗位职责,是否达到了任职要求,则无人过问,导致“讲师不讲,教授不授”现象的出现。聘任制合同书也成为一纸空文,使聘任制流于形式。比如:薪酬按资历计算,课酬的分发主要根据课时数量及职称高低而非绩效大小,导致人力资本价值贬低,不能实现有效激励。

  四、创新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举措
  “制度是效益的源泉”。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充分说明了现行的激励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激励功能,须进行完善和改进。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我们创新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也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从高校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出发,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的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制度进行改革,使激励机制更加优化、科学,为高校教师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和谐的教学与科研环境。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1.建立差异化的薪酬体系和福利体系,努力实现激励的差异化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高校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该进行行为方面的考虑,由于每位教师的需求层次不一,力争做到因人而异,使激励效用最大化。管理学的有效激励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取决于人的需要期望的满足,而人需求期望的满足取决于组织和社会给予的承认程度。激励的有效性应根据不同对象的需要而施行不同激励,处于不同状况下的高校教师其需求存在差异性,如何满足组织成员这种差异性需要,对我国高校激励制度的完善至关重要,主要措施如下:
  (1)建立差异化的薪酬体系。货币是传统的薪酬形式,是激励效果最好的一种形式。但对于高校教师需求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单一货币形式的薪酬体系显然并非激励作用最大。智慧型人才更渴望知识的更新、学术上的进步,他们追求自身的发展,学习和深造是他们迫切的需要。高校要通过制度设计上的创新,建立一种混合型的薪酬体系,把培训和深造纳入激励体系,将对高校教师更有吸引力。混合型薪酬体系相对于

上一篇:浅议英语分层教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