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终身学习理念影响下的—教育方式(2)
2017-11-30 01:45
导读:二、终身学习理念对世界各图教育的影响 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正在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演化成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日本是
二、终身学习理念对世界各图教育的影响
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正在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演化成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日本是终身学习研究和实践开展得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在文部省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并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文部省设立终身学习审议会,通产省设立终身学习振兴室;法国于1972年通过了《终身教育法》;美国于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英国、瑞典、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也力图适应终身学习思潮的全球化趋势,调整国家的教育政策。不仅如此,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以及北欧的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国情。创建了具有不同模式、不同特色的社区教育。
终身学习理念也引发了中国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并逐步成为中国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的主导思想和指导原则。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到“到201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强调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三、终身学习理念影响下的三种教育方式的划分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各国政府不仅在其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以及所作的教育报告中把终身学习的理念放在突出的位置,终身学习的实践也广泛地开展起来,许多国家创建了社区教育,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北欧的民众学校、新加坡的社区中心等。因此,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外,还应利用各种沟通信息和教育媒体,如网络、电视、多媒体、图书馆和报纸等,大力支持发展社区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培训。这些多种多样的教育途径可概括为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不正规教育,有人称之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指称的内容大致相同。第一次提出这种划分的是菲利普·库姆斯(P·H·Coombs),1968年,他在《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一文中。根据教育的职能和形式的不同,把教育划分为formal education(正规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非正规教育)、informal educa-tion(不正规教育)。1973年,他在《农村儿童与青年通向学习的新途径》一书中对教育活动作了同样的划分。[三种教育方式具有其各自的内涵。正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固定机构与场所、有专职教学人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品德的训练和培养的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正规教育除了普通的大、中、小学校教育外,还包括全日制的专业和技术培训、成人教育、
特殊教育等。正规教育具有普遍性、连续性、标准化、制度化等特点,在现代社会,它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首先完成的活动,其年限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延长。正规教育的质量是影响个体终身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正规教育系统,在该系统中,每个人初步学习各种形式的知识科学。”然而,在人的一生中,学校教育是短暂而有限的,只传授知识的极少部分,不能满足人一生对知识的需求,非正规教育正是针对学校教育的受挫而被提出来的。非正规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是指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各种教育影响下,个体从家庭、邻里、工作娱乐场所、图书馆、大众宣传媒介等方面获取知识、技能、思想、信仰和道德修养的过程。非正规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非制度性和适应性;(2)多样性和灵活性;(3)简易性和节约性。菲利普·库姆斯认为,非正规教育“当被看准时。具有很大的潜力,并给个人和国家的发展以很快和很大的贡献。”第三种教育方式是不正规教育,这是指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正规教育是一个无组织的教育过程,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是通过个人的经验或与别人的接触,如在家庭、同伴、工作、团体中,获得知识、技能,形成对事物的一定看法和态度。不正规教育具有随机性、自发性和广泛性。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学习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学习者几乎意识不到他们正在从事新的价值和技能的综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