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模式(2)
2017-12-08 05:00
导读:用考核评价体系保障教育创新模式目标的实现,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考核目标,注意通过考核,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各种实际能力得到培养,并对学生在
用考核评价体系保障教育创新模式目标的实现,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考核目标,注意通过考核,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各种实际能力得到培养,并对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行为给予肯定。教师可为此采取考题灵活、考法多样的考核方式,从而引导学生脱离应试教育,不再“死学”或“学死”。比如,在提问上,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当避免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在讲到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知识时,我就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是某企业的总经理,企业濒临倒闭,你如何使该企业起死回生,并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再比如,在期末考试中,在考核学生对西部大开发中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时,我又出了一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在学校具体采取哪些行动去保护生态环境。总之,通过诸如此类的考核,使学生理论联系了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改变了洲门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习惯,并培养了他们的思考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无疑是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
四、在创新教学模式中,教师负有更重的责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教学中心,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往往感到负担大,任务重。而在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模式中,学生将参与到教学各环节中去,并居于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教学的担子比过去轻了,也更不能成为某些不负责任的教师
放松自己的借口。相反,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的责任更大,并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基本工作:(1)深人研究教材,弄通弄懂各个知识点。教师只有熟练掌握应传授知识及其内在联系,才能在组织教学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这是组织好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2)广泛猎取相关知识。我们常说,教师要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以人为本的新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面对这些思维活跃、创新潜力大的学生,要解答好他们的各种问题,教师没有宽广的知识面是难以想像的,也是无力胜任的。(3)高超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这一点是创新教育相比传统教育而言,对教师更严格的要求。在实施新教学模式时,教师更应是一个高超的“指挥大师”或者说是一个“导演”,他应该想方设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吸引并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将应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逐渐掌握。其中,作为“导演”的教师的组织能力如何,无疑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智力开发。因此,如何组织构思好教学,无疑是实施教育新观念中一门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