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纷纭复杂的国际局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已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举措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 忧患意识 思政课 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培养。四有”人才和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虽然,我国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新课程的改革,然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依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无法摆脱“课时不少、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声誉不高”的困境。这一状况迫切要求我们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要求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拟从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角度切人,探索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一、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已成为思政课的题中之义
(一)由思政课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
忧患意识是对国家生存和民族命运的关怀,是面临危难、困境而不屈服、不畏难的积极参与和敢于负责的精神,是为民族的事业而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是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这种忧患意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会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坐享其成,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误、困难和挫折。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又一次强调,“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在看到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更要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这充分表明在当今时代,忧患意识对于中华民族之富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之发展,具有极其紧迫和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民族中坚,如果缺乏民族忧患意识,就看不到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性,就会在突如其来的困难面前不知所措,难以完成历史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是其不可推卸的历史重责。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由当前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现状决定
在今天,大学生的总体思想趋向和价值观念是积极进取的,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在政治方向上,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政治冷淡,对意识形态不关心,对政治理论学习不重视,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很多学生上这些课就是为了“混学分,,存在马列主义信仰危机,在价值观念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社会上很多负面因素,形成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生活消费观念错位,铺张浪费,负债消费,在人生理想上,不少学生责任意识淡薄,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减弱,不刻苦学习,精神萎靡等。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现实状况,只有让今天的每一位公民尤其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忧患意识,才会促使他们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中华民族的明天才有希望。恩格斯说,。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目前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现状,及对思政课的认识,使我们认识到思政课中增强青年大学生忧患意识的迫切性及其对实现2l世纪中国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二、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