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导向与当代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1)
2017-12-10 02:5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文化消费导向与当代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只有科学地分析当代学生文化消费的现状,才能准确把握引导手
[摘 要]只有科学地分析当代学生文化消费的现状,才能准确把握引导手段,从而加大文化消费导向力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人文素质 文化消费 导向
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而消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行为。当代学生文化消费既是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一、当代学生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重形式、轻内容。当代学生文化消费品种丰富多样,包括图书、
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摄像、
电影电视、网络等。在众多文化消费项目中,当代学生青睐的是那些前卫、时尚的品种,注重的是消费项目形式的时尚与新奇,往往忽略内容的深入与实用。他们追求个性独立,敢于表现自我,文化消费重形式、轻内容,且冲动性消费多于目的性消费,超前消费,超支消费,缺乏消费规划。
(二)重网络、轻图书。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当代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去网吧的比去图书馆的多,且许多学生拥有个人电脑。他们的信息获取主要依赖于网络,网络消费支出所占消费比重相当大,与之相反,除购买必要的工具书、考试用书外,平时几乎不购买图书。几年前,学生毕业时常为托运图书发愁,现在,学生毕业时校园里充斥的是电脑转让广告。
(三)重娱乐、轻学习。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外,当代学生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其中又以休闲娱乐消费为主。不少学生往往以学习需要为借口,向家里索要钱物,但实际上却热衷于炫耀性、攀比性的文化娱乐消费,对学习型、知识型文化消费的投入相对偏少。尽管当代学生泡在网上的时间长,网络信息量又大,获取知识方便快捷,为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利用网络娱乐的多,学习的少。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重物质、轻精神。由于社会环境复杂、法制不够健全、经济利益驱动,导致部分格调低下、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占据了校园文化市场。一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文化消费过程中,只重物欲的满足,过分地追求功利和娱乐,疏忽了人文精神的培育和追求,漠视精神生活和道德信仰,荣辱不分,是非不辨,导致青年学生精神失落、道德失范、行为失控、学业失败、身心失调。这样的人走向社会,不仅不利于自身的成长,还会带来种种负面效应。正如一位
哲学家所说:人自身的危机才是最根本的,人的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文化危机才是世界所面临的所有危机的总根源。
二、加强文化消费引导力度,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对当代学生文化消费的引导,改变当代学生的消费误区,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当代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一)规范校园文化市场,积极引导文化消费。校园文化市场不仅承担着满足当代学生不同层次文化需要的任务,还肩负着创造当代学生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任,会对当代学生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市场的规范与管理,过滤不良文化产品,建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市场,对引导当代学生的文化消费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冯德辉
论高师音教专业学生教师专业能力的拓展
现当代艺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