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方多科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践与思考(1)(2)

2017-12-13 03:08
导读:4.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为发展方向的原则。通过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来设置专业,是由于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常常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

4.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为发展方向的原则。通过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来设置专业,是由于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常常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生产和技术中综合化趋势不断增强,技术岗位的知能内涵不断丰富,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经常要根据生产第一线要求跨学科的特点,将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具体方法有三种:一是将不同学科专业复合起来,如商务英语、涉外旅游与饭店管理、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管理等;二是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复合起来,如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三是“先合后分”,即将一些技术成分较复杂的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待时机成熟时,再将某些专业方向设置为独立的专业。
二、立足地方,依托行业,面向企业设专业
近年来,我院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设置专业地方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院是一所市属地方多科性高职院校。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立品牌,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地方,依托行业,面向企业设专业,提高了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与整体实力,实现了高质量、快速度、跨越式发展。多年来,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能操作的现代制造业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能策划、敢开拓、会协调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创业者和工作者,走出了一条地方多科性高职院校发展高职教育的新路子。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支柱产业及发展方向设置主体专业。泰州是长三角地区16个中心城市之一,是江苏省实施“沿江开发”战略长江北岸的重要门户,是“锡常泰”城市群的重要一极,泰州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建筑业、医药化工业等有较好的基础。“十五”期间,“沿江开发”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的支柱产业不断增强,一批超亿美元项目建成投产,使泰州成为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十一五”期间,泰州的发展目标是坚持以工业经济为“第一方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打造医药、机电、化工、船舶四大产业基地和以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为主的海陵数控机床、泰兴减速机、靖江微特电机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这一发展目标急需高职教育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力支撑,特别是技术应用性的、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这就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平台和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院立足地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支柱产业及发展方向设置主体专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数量,逐步形成了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筑等领域多专业协调发展,20多个专业方向相互支撑的格局。如机电工程系为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在传统“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基础上,设置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和专业方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上一篇:职教国际化──论职业教育面向世界(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