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刍议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017-12-24 02:2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刍议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刍议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
刍议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摘 要 以教、学两方面为切入点,分别阐述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和研究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并指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队伍多元化、结构层次化、学位标准化、学术个性化及道德制度化五个方面的内容。而研究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风道德的建设和后继发展的延续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可持续发展 导师 研究生素质

1 研究生教育发展概论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对于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而其中的研究生教育更是一度被忽视。但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后,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使得我国正式建立学位制度,从而研究生教育得到迅猛的发展。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培育的高层次研究生人才,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研究生教育要有更高更快的发展,必须与时惧进,大胆创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育的两面即是教与学,在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要做到教学相长,就要注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有影响的。处理好研究生导师队伍和研究生素质这两方面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是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知名学者为代表,能够适应新环境、新发展、新竞争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归纳起来,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队伍多元化、结构层次化、学位标准化、学术个性化和道德制度化。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1 队伍多元化
  导师队伍的多元化,意即海纳百川,吸收各方人才充实导师队伍。从工作范围上来讲,不仅吸纳国内的专家学者,而且吸纳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专家及国外专家。从工作性质上来讲,不仅吸纳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者,而且吸纳在一线生产做实际开发的专家。从工作经验上来讲,不仅吸纳从事教学科研多年的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老学者,而且吸纳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多元化的导师队伍,将在教育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各类观点的碰撞,将产生思想的火花,这对于活跃学术氛围,活跃学生思维,具有良好的作用。
2.2 结构层次化
  导师队伍的建设要有梯队衔接性,这即是结构层次化的体现。人才的断层现象是一个恶性循环,断层的缺失会造成相当长的人才断流期,这对于新的人才培养极为不利。导师队伍需具有良好的结构,有一定的层次化。在年龄段上,要有适当的老、中、青搭配比例。
  结构层次化的导师队伍将充分体现学术研究的延续性。在大科学研究时代,与以往传统的小科学研究的做法不同之处就在于,大科学的团队合作精神是研究的基础。在研究生教育中,团队合作仍然需要。现在,经验不足的导师先做经验丰富的导师的助手,成为副导师,就是团队合作的一个表现。而实际上,大科学时代,做学术研究也需要学术的延续性。因此,导师队伍的结构层次化,既是当前大科学时代的客观外在表现,又是学术研究的主观内在要求。
2.3 学位标准化
  学位标准化意味着,在聘任硕士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时,要求导师拥有博士学位。目前,在研究生导师中,相当一部分博士研究生导师都没有博士学位,这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标准化的管理,需要一定的客观尺度。因此,虽然教育界应提倡唯学术至上,不拘一格,但在遴选研究生导师时,还是要注重导师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的改善,从而逐步提高对研究生导师的学位条件要求。未获博士学位的导师要尽力去获取博士学位,新聘任的导师一般应拥有博士学位。
上一篇:《个人和集体》推敲数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