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就业市场为导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2)
2017-12-29 03:53
导读:目前,中等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已趋于完善,要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还应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上下工夫。我校从1986年开始,先后与 西安
目前,中等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已趋于完善,要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还应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上下工夫。我校从1986年开始,先后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
延安大学联合开办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由原来单一的临床医学发展到现在的社区定向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9个专业,并开办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目前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已占在校生总数的75%以上。这种依托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全方位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与上述学校以及省内外其他高等院校协作,开展了专升本的成人教育、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与相关行业和部门联合开展了所需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拓宽了办学渠道。扩大了学校的生存空间。
4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4.1开办新专业.6论证与决策问题
新专业的开办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决策,不失时机,抢抓机遇。
4.2锞程馥置与散学计划制订
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搞好课程的优化组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开办新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质量。对于国家尚无指导性计划的专业,先组织人力进行专题调研,及时制订出能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4.3妥善解决师费问题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随着新专业的开办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师资问题。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第二专业的教学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学历,拓宽知识面,加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养;积极引进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其他大中专学校、科研、医疗单位和工厂的优势,实行校院联合、校企联合,进行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4.4实验、实习问题
随着新专业开办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出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实验、实习问题。这既有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不足的问题,也有带教师资匮乏的问题。除学校自身应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以满足教学需要外,还应走校院联合、校企联合的协作办学道路,实行联合办学,挖掘教育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效益分享的办学模式,扩充和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如我校开办的部分短线专业(包括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除学校先期进行基础投资外,都是采取走出校门、寻求协作单位联合办学的方式。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教育资源,又避免了学校大量财力的重复投入。
5应注意的问题
新专业的开设应与专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注意优化配置、合理布局,以适应本地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新专业的开设应与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相适应。由于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管理的“松绑”,新专业的开设往往与招生规模扩大并存,如果学校教育投入不足,自身条件与办学规模明显不相适应,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