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音乐课堂“变废为宝”的意外收获
广西桂林民族师范学校 李君
笔者不久前带学生教学实习,听过原任教师的几节课后,感觉其“音乐课=教歌课”,整节课没有乐器进课堂,连“身体打击乐器”也没有充分用起来,学生顶多只有拍手的机会。教师抱怨说音乐课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基础差、设备不完善等等。笔者以为,音乐教师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想办法带动学生、激活教学、打动领导,而不能坐等条件、等设备、等重视。为此,我指导实习教师在一个班做了一个“变废为宝”实验。
第一步:从最便于操作的拍手开始,开发拍手的三种音色——双手掌交叉实心拍手产生常有的鼓掌音色,空出手心拍手产生饱满的音色,右手二至五指并拢拍左手心产生较为单薄的音色。然后,用拍手的三种音色分别以XX XX |、X X|、XXXX XXXX |进行三声部“合奏”练习,形成简单而有趣的音响效果。接着,练习捻指、拍肩、拍腿、跺脚等动作,选择可行的节奏型并与歌唱结合起来。“身体打击乐器”的运用,制造出丰富的“声势”,学生兴趣盎然。
第二步:用随手可得的“乐器”演奏。分声部拍桌子、摇钥匙串、敲笔盒、对击口杯盖、拍打矿泉水瓶等等来“演奏”以上三声部,形成有如原始舞蹈的伴奏音乐,一部分同学不由自主的即兴律动甚至舞蹈起来。
第三步:演奏、讲解传统的、常见的打击乐器。教师把从学校带来的打击乐器木鱼、双响筒、沙锤、三角铁、碰铃、响板等演示给学生,并给学生讲解每件乐器的基本原理、声音特点和制作方法,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分组练习、演奏并伴以歌唱、律动,学生乐在其中几乎“不能自拔”。
第四步:布置作业——制作简易打击乐器。作业要求学生尽量“变废为宝”,即用废旧物品,做“不花钱的乐器”;一周内可独立完成,也可与人(家长、同学等)合作制造出有创意的、“环保的”打击乐器。
第五步:上台演示。一周后,简易打击乐器制造完成,每个同学上台演奏并简述乐器的制造过程与发音特点。有的同学用两个易拉罐一个装小石头、一个装旧钥匙制造出音色不同的一对“沙锤”;有的同学分别串起金属和塑料瓶盖,形成音色不同的“串铃”;也有“制作”简单的,如用铅笔“刮奏”矿泉水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