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作者] 张雪来 北京
[内容]
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两“纲”(《语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的总体要求,体现了两个“有利”(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的原则,与近几年新老高考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稳定、平实又适度创新,试题更臻成熟、规范。
试卷的长度(约5300字符)、难度(设计为0.55左右)以及题型等都与去年大致相当:试题继续突出能力的考查;取材仍以课外为主,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体现了试题的稳定。
平实,一是指取材平易、朴实。语知语用部分,选用多为生活中常见、易误的语言材料;文言文内容涉及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关联紧密,语言“浅易”(因无注释,增加了难度)与课本选文难易相当。现代文,科技说明文内容集中,事理也不复杂,另一则序文所及语文性质与教学的根本原则,为师生熟知。二是指试题命意清楚、准确,情境设置充分、合理,设问要求得当、严谨,不偏不怪,测试目标明确。
试题稳中有变,适度创新。在传统题型中增设新的测试功能,如第1题,除了常规的音、形外,还涉及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法(拓片)、官位(禅让)、佛孝(皈依)等;在主观试题中增加了测试的角度与层面,与前两年比较,更强调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如第25、26、27题;增加了文中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