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耳教学基本方法漫谈(1)
2018-01-07 02:18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练耳教学基本方法漫谈(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的一切艺术实践活动都离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的一切艺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听。听觉能力是学习与研究音乐,鉴赏、评价、创造音乐和进一步学习音乐理论的基础。
视唱练耳课在音乐专业教学中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基础课,在高师或一般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中,练耳所占的学时虽然要比视唱少一些,但是决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练耳的训练是一定要与视唱训练同步进行。
一般来说,幼儿时期是训练听觉的最佳时期,而高师或一般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起点比较低,并且已经错过了训练音乐听觉的最佳时期,因此练耳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这也不能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因为他们一般都已经接近或步入成年,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又同时学习了乐理、和声、钢琴,他们对音高、节奏等有了更多的理性思维。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优势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同时,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逐渐养成自我学习的意识,从而更好地达到听觉训练的目的。
进行听觉训练对于教师来讲应该采取多种形式,逐渐使学生掌握其中的要领。高师或一般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教育)专业中,练耳课程对音高的听觉训练可以分为单音听辨、音程听辨、和声听辨、旋律听辨等几个类型。
训练单音听觉时,首先要模唱出基本的音高(这属于视唱教学的范畴,视唱教学与练耳教学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然后试着找出所给出的这个音与标准音之间的关系。这就考验到了一个音乐记忆的问题,在教师弹奏标准音的时候,要求学生首先记住其音高,然后通过判断二者的音程关系,从而确定其具体音高。
听辨音程相对而言就难了一些。音程是构成旋律的桥梁,是形成和声的基础。音程一般分为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两大类。在初听时,要在模唱的基础上进行。教师一般给出一个指定的音作为根音或者冠音,让同学们向上或向下听出指定的音程性质和具体音高,按音程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训练,要注重对不同音程产生的不同色彩进行区分,使学生慢慢地形成对每种音程性质的直观感受,然后再进一步给出标准音,逐渐听出每个音程的准确音高。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在听辨音程的基础上听辨和弦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的前提下,听辨和弦更应该在乐理、和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原位的大小三和弦是其中最基础的东西,要使学生掌握大三和弦明亮以及小三和弦暗淡的色彩特征,在听到一个和弦时能够首先迅速反应出它是大三还是小三和弦的性质来,听辨出和弦的性质是和弦听辨至关重要的一步。原位三和弦还包括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这两种相对来讲就比较难一些,因为它们包含了减五度和增五度音程,音响相对比较尖锐与不协和。要区分这两种和弦还要分清它们具有的不同色彩,即减三和弦内在的动力是紧缩的,它需要向内收缩;而增三和弦的动力是向外延伸的,它是需要向外扩张的,这样就会判断得更准确。
在转位三和弦听辨时也要首先判断出所给出的和弦性质,之后再根据标准音听出和弦的根音或者冠音,最后根据综合的判断来确定具体音高。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马玉峰
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幼儿钢琴教学的课堂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