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分层教学初探(1)
2018-01-07 03:2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分层教学初探(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内容摘要]: 高中的音乐教师在实施音乐鉴赏模块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
[内容摘要]: 高中的音乐教师在实施音乐鉴赏模块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本文推翻传统观念,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重新界定分层标准,并且试从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方法、专业发展、评价等角度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分层教学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达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因此,我也考虑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当中探讨一下这个方法。在考虑如何分层时,我发现传统的分层似乎并不适用于音乐学科。传统的分层往往以试卷考试的形式、用标准答案来划分谁是优生、谁是差生,甚至进行好班、差班的分班,这也许是科学学科所能使用的最好的方法,但对于艺术学科,却不一定成立,比如:有些具备艺术天分的学生偏偏就是差班的所谓差生;对艺术活动有着狂热的热情的有时并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所谓优生中也有对美妙音乐呆若木鸡者;这一切说明对于音乐学科来说分层标准要区别于其他学科,而有本学科自己的标准。
如何对高中音乐鉴赏的学习进行分层界定呢?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已经将学生的发展从三个角度来设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将前两者合并简化,可以用“参与度”来粗略地衡量,音乐鉴赏的知识与技能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可以用“参与度”与“审美能力”两项指标来划分如下:
优生:审美能力高、参与度高
中等生:审美能力高、参与度低
审美能力低、参与度高
差生:审美能力低、参与度低
此种分层方法打破了行政班好班、差班的概念,符合音乐学科特点;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为教师要注意适当进行调整。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普通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第 2条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其中提到“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并且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还指出要“体现多样化及可选择性的特点。”这为音乐鉴赏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接下来,将探讨如何具体实施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分层教学:
一、学情分析
1、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体与心理都逐渐趋于成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个性特征相对较明显,个人喜好以及是否对音乐感兴趣或是否有特长都基本确定;因此,如果对所有的学生、班级都采取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势必会抹杀一部分学生的兴趣或是埋没了一部分学生的天分;
2、音乐教师通常负责整个年级的教学,学生人数较多、较杂,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此不能实行教学“一刀切”;比如: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如果还不停分析曲式结构、音乐要素,只会让他们更厌烦,只有区别对待,另想办法,才可以扭转局势;
3、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上来说,在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原则下,鼓励开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音乐教师正可以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多动点脑筋,而分层教学正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通过课堂的分层教学引导优生参与到课余的探究、创作活动小组或是课外音乐艺术活动中来,最后形成相应的艺术课程;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中国文学中精灵形象的演变与发展
关于提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