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初探(1)
2018-01-07 06:0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格式塔心理学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初探(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内容摘要:浏览者用直接的方式把网页版面各要素知觉为一个网页版面格式塔,
内容摘要:浏览者用直接的方式把网页版面各要素知觉为一个网页版面格式塔,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律可以完善网页版面式样。利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复杂完美的网页版面格式塔可以从“统一”和“变化”两个方面来建构,能使读者获得审美愉悦。
关 键 词:格式塔 网页版面 审美心理
网页版面设计要给浏览者创造一种气氛,使浏览者在未阅读之前便可以概括领略整个网页的风格。当浏览者刚打开网页的时候,首先引起他们注意的是由颜色、形状、大小各不同的要素组成的一个版面式样。这样浏览者就会从一个抱着获取信息的功利态度的求知者转而成为一个审美期望的审美主体。并在对网页版面式样瞬间的知觉中,完成一个完全脱离网页内容、只“观照”网页版面式样的审美意识活动。
格式塔派创始人韦特墨于1923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知觉结构原则”,认为一个人“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事物知觉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知觉为一群个别的感觉”,“在许多刺激条件下,有尽可能把图形看成‘完好’图形的趋向。”这一学派提出了“同形论”,按照苛勒的说法,其含义是:“经验到的空间秩序在结构上总是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是同一的。”[1]美国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提到,在用外部事物的形式与主体的情感之间存在着“力”的结构的“同形”关系,来解释形式的情感意味,这就是说,由于外在世界对象物的物理的力与人的内心世界的心理的力在结构图式上有“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关系。因而,当某种外在事物形式的力的结构图式传达到人的大脑时,与大脑电化学力场中某种力的结构图式相互对应,引起大致相同的电脉冲传递,使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事物形式合拍一致,于是主体产生审美愉悦,客体成为审美对象。例如,音乐是婉转下降的旋律,与人在悲伤时大脑力场的力的结构相同,都会给人带来一种凄切的意味。格式塔的同形论,以内外双方力的式样的同形或者异质同构来解释对象形式的表情性质。艺术就要善于通过物质造成这种结构完形,唤起欣赏者身心结构上的类似反应,不要只以题材内容使浏览者单单了解其意义。[2]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浏览者是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版面的各个要素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完好图形的,而不是把它知觉为一群个别色彩、形状、大小、位置和要素。完美的网页版面样式的物理的力与读者的内心世界的心理的力在结构图式上是同形的,因此,当前者这一力的结构图式传送到浏览者的大脑时,与浏览者大脑电化学力场中某种力的结构图式相互对应、吻合,引起大致相同的电脉冲传递,唤起了浏览者身心结构上的类似反应,使浏览者的内在情感与完美的网页版面样式合拍一致。于是浏览者产生了审美愉悦,网页版面样式成为审美对象。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网页版面式样的审美心理是影响网页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版面式样组织得合理的网页会使浏览者产生愉快的视觉感觉而乐意亲近,必然增加网页的吸引力,诱使浏览者去阅读;一个个面目狰狞的网页在浏览者把目光投向页面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憋闷的感觉,从而产生排斥心理,影响浏览者点击和阅读的欲望。从审美心理学上说,主体的审美在表面上虽然是无关功利的,但究其实质,事物的审美价值同其功利性的价值并非毫无关联的,二者的联系是间接的,但又是强有力和不可忽略的。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谭明铭
儿童学习钢琴的负重心理探究
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