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圆》集体备课发言稿(2)

2018-01-08 06:57
导读:6、注重学生记忆圆各要素的名称及其字母表示方法。 7、教学课本P88第6题宜供有余力的学生做,02年的区统测题就以本题为蓝本。这两个图是平分四等份。

6、注重学生记忆圆各要素的名称及其字母表示方法。
7、教学课本P88第6题宜供有余力的学生做,02年的区统测题就以本题为蓝本。这两个图是平分四等份。要画出规则的图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大、小圆的半径关系,无论那种画法都要先画出平均分布的直径。
(二)圆的周长:
本节通过让学生回忆什么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及思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来引出圆的周长,并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积极参与,主动获取圆的周长的有关知识。教学新内容及完练习需要3课时。
1、圆的周长,教材从回顾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含义入手,使学生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接着用线或纸条绕圆一周的方法,量得圆的周长。使学生既了解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又能认识到圆的周长是长度。
2、通过测量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分别算出它们的比值,使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从而得出圆周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得出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两个例题教学利用公式求周长或直径的方法。教材还介绍了有关圆周率的史料,特别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这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3、教学圆的周长,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圆的周长的概念,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即圆周率的概念)。应联系已学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教学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师可先指导学生操作,在计算、填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总结,得出圆周率的概念。至于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教师不必多讲。
4、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圆周率是一个固定数值,不会因为圆变大变小而或大或小。3.14只是一个近似值,而非绝对值。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P93页练习题第14、15题,引导学生用割补法来弄清图形的结构。第14题它由一个圆的周长和正方形的两条边构成;第15题让学生作好充分准备和发言后,老师可小结它其实就是一个圆的周长。
(三)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教材在给出概念后,提出如何把圆转换成已学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问题。让学生又一次用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新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教材采用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时,教师可带着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概括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本节内容,可安排3个课时;同时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复习习旧知识,为学生认识圆的面积的含义和采用图形转化的方法推导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做必要的准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都是通过将它们经过切、拼的过程,转化在已经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来的。复习时要求学生找出“这些推导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就是为学生下一步“能不能想办法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和猜想怎样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做准备。(课本的例是把圆切拼成长方形,如果条件允许的,可以向学生说明也能把圆切拼成三角形和梯形。)
2、本节重点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提出“将圆分割,然后再拼成学过的图形”的猜想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将

上一篇:浅谈阅读中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因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