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2)
2018-01-09 02:49
导读:高校学生由于摆脱了高考的束缚,认为大学是享受高考成果的时期,在网络信息的诱发下,某些压抑一时的个性就会突如其来的暴发,导致行为的变化,特
高校学生由于摆脱了高考的束缚,认为大学是享受高考成果的时期,在网络信息的诱发下,某些压抑一时的个性就会突如其来的暴发,导致行为的变化,特别是有些学生对教育和社会产生的逆反心理,在无法正面出击的条件下,网络成为它们表达的工具。以BBS为例,BBS是一种用户以匿名方式公开发表观点、进行信息交流的文本交互系统,也是学生最热衷于表达自己感觉的地方,其中一些非主流思潮所引发的舆论焦点及其对现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发言”的只是一部分人,但这种潜在的导火线,有时却影响了“沉默”的大多数,因为高校人才集中、信息集中、政治敏感、影响力极大,一旦带动了群体效应,很可能波及社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如讨论区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引发群体性事件;由于言论者本身的错误观点或谬误对他人产生误导;由于讨论中观点的不合出现人身攻击等。
二、制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一,重视不够,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因特网在技术上有潜力将全球的每一间客厅变成共时互动的课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方法、措施、载体,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高校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目标的前沿阵地,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牢牢占领网络阵地,主动作为,与时俱进地做好网络时代的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沿袭传统的面对面或单向性正面灌输教育模式,没有充分意识到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没有建立系统的网络管理体系。
第二,网络管理存在“真空”,网场整治不平衡、不彻底。目前,大学生上网,大多数在网吧,但现在高校周围网吧的申办、审批、经营约束的管理权并不在高校本身,而在政策的制定、监督、管理部门,高校网络的管理存在真空。即使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清理整顿,取缔了校园周围一些经营性网吧,但清理整顿之后,经营性网吧又如雨后春笋般闪亮登场,难以彻底清除。同时,部分高校的网络教育、计算机房或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等场所受经济利益驱动,擅自从事网吧经营活动。这些管理上的真空使一些错误思潮、观点、网络垃圾不时在网络上出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形成了一种阻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对策
第一,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管理机制。在管理上形成3个层次:一是决策层。成立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使网络建设制度化,建设“电子校园”,建立校园网;二是管理层。按照“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细化管理分工,落实责任到人,成立校园网络管理中心,完善有关校园网、校园网站、信息服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三是执行层。配备专职、兼职技术人员,构建网络平台,发展电子校园,建好门户网站、红色网站,对网络思想文化信息,特别是对电子公告信息进行监控和管理;成立校园信息统计科,对上网的内容进行审查、规范。
第二,建好特色鲜明的校园网站,占据网络主导地位。按照“内容丰富、特色性强,追踪热点、实效性强,图文并茂、吸引力强,富教于乐、参与性强,中西结合、知识性强,网上网下,互动性强”的原则,建好门户网站。建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忱、传授马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