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从管理者的角度,从网络使用状况分析、网络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和制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入手,研究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对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管理机制;建立特色鲜明的校园网站;抓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没;网上和网下工作紧密结合;取得政策支持,使高校直接管理校园网络场所。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
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有它正确、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手段单一、方法落后、效率低的缺陷。随着网络空间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种种冲击和挑战,从而使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内容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前,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乃至个体心理的影响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扩张,“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时代性课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正视现状、面对问题,以新的姿态和新的思维不断创新教育模式,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利用网络媒体的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和穿透力,积极营造良好的网上育人环境和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网络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高校学生网络使用状况
我国从1994年4月获准接入互联网,到2003年12月31日,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3089万台,上网用户达6800万,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网络体系(网取.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上网计算机数.2004—1—1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结果显示:65.9%的网民在家里上网;43%的网民在单位上网;22.6%的网民在学校上网,18.1%的网民在网吧、网校、网络咖啡厅上网,0.4%的网民在公共图书馆上网,0.5%的网民用移动上网,地点不固定(网取.第十二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第七部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3—7—22)。由上可知,在上网人员中,高校是主体,青年学生是网络世界的主力军,上网冲浪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习惯。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上网查学习资料的只占28.15%,玩游戏的占6.05%,聊天的占38.89%,浏览色情网站的占5.94%,看武打、暴力片的占1.36%,也即绝大多数学生网民上网的目的并不在学习。调查显示,在网络空间中,大量信息是中性或者负面的,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垃圾,积极正面的思想教育内容在网络上处于弱势地位。据专家估计,文献中信息垃圾所占的比例不少于50%,在个别学科领域甚至高达80%,包括黄色、暴力、反动等在内的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以及色情网络与网络交友的串联,对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人格必然带来负面教育效应。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因特网以超民族、跨国界、全球性、开放性、适时性、综合性的网络信息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使得信息的传播、碰撞和交融在这里就显得尤其激烈。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面更广,接触不同的观点更多,其接受的道德教育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即使是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也会截然不同,他们的思想、行为模式呈现多维性、多元化的特征。他们不再简单地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好的思想和目标去理解和领会各种信息,反而出现对某些信息狂热追逐,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他们的思想常常处于虚拟、困惑、矛盾和迷茫中,容易出现行动变异、思想错位、心理失调,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1AD),对他们的学习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造成了很大危害。而且,学生固有的某些特点也可能引发电脑和网络行为的出轨,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沦为“网络黑客”,通过网络散布病毒,窃取他人银行存款,传播黄色暴力信息等。
(三)对学生群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