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社会资源 加强校地合作 提升高校竞争力(1(2)
2018-01-11 01:16
导读:加强基础建设,优化育人的硬件环境。雄厚的办学设施既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备条件,也是吸引生源的有力后盾。地方高校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应注重实
加强基础建设,优化育人的硬件环境。雄厚的办学设施既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备条件,也是吸引生源的有力后盾。地方高校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应注重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建设,以及各种公共生活设施建设,特别是要突出创办产学研合一的校办产业。同时优化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本科生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托各专业实验室、工程中心、教学基地、世行贷款教学实验中心等,将大学生引入科学研究领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的配置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高校资源配置的最大冲击是学校教师,特别是骨干青年教师和技术力量流人社会,造成地方高校急需的高质量的人才进不来,进来了也留不住,以至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进而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此,地方高校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稳定,二是要提高。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尽学校的财力,调整有关政策,改善教师待遇,抓好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完善规章制度,依法治教。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年龄结构合理、进出动态平衡的学科梯队。
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以分配制度改革为支点,切实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行工资双轨制,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实施与个人业绩挂钩的校内工资;突破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在实行定编、定岗、定职、定责、定工作量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全员聘任制,精简机构、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全面推进后勤服务市场化,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制度,形成了满足师生员工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后勤服务保障新格局。努力形成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2.2 加大对科研的重视,理顺科技成果创新、培育和转化的各个环节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科研工作是高校立足本职、长久发展的生命。高校重视科研工作,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增进校地合作可能性的重要途径。为此,高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顺科研成果创新、培育和转化的各个环节。
首先,从源头创新抓起,依托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 瞄准源头创新主要着重于二大目标:一是努力形成某些高技术研究的重大创新突破,带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力争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创新成果,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提供支撑。同时,要注重创新平台建设,形成高技术研究的制高点和配套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技术辐射源。以此为依托,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形成科技成果创新的良性循环。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现代大学文化中的奉献精神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