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通俗化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2)
2018-01-29 06:38
导读:对于会计核算前提的介绍,笔者借助以上的通俗语言,带领学生完全融入到整个过程中来。学生紧紧跟随事件的发展清晰地感受每一个关键点的产生和存在
对于会计核算前提的介绍,笔者借助以上的通俗语言,带领学生完全融入到整个过程中来。学生紧紧跟随事件的发展清晰地感受每一个关键点的产生和存在,也就能更清楚地把握四个会计核算前提存在的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该部分内容的接受也就更容易了。
三、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之间关系的语言通俗化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而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通常从它们的概念中学生就可以看出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看似无需太多的解释,学生应该能掌握这部分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从会计对象到会计要素再到会计科目这条线学生基本能掌握,但真正要从会计科目追溯到会计要素再到会计对象时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不能正确确认会计科目所属的会计要素,不能正确认识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学校学生管理的组织结构安排为例,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实会计人员面对各种各样的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对象),就如同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学生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学生的报考专业划分成各个系部,而会计为了对会计对象更好地进行核算也需要将其进行分类,这样就形成了六大会计要素;当然学生管理部门仅仅将学生分成各个系部还不够,还需要再将各系部进一步分成各专业甚至各班级,而会计为了具体地核算各会计要素的内容,又将各会计要素更进一步地划分为各个会计科目。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来说,只有工作对象越明确,管理工作才能越来越规范和具体。其实会计中将会计对象一步一步分解成很多的会计科目也正是为了满足会计核算相关性原则的要求而达到的一种必然结果。
中国大学排名
四、借、贷记账符号的语言通俗化
在介绍借贷复式记账方法时,授课老师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借、贷两个记账符号的解释,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也最容易成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一个不大不小的障碍。如果对借、贷两个记账符号的解释仅仅是通过划清它们与原有本意的界限就显得过于死板。学生记住了这样一种解释,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更多的想法。其实授课老师完全可以从更开阔和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