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农村大学生是独立学院大学生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进取、勤奋是他们惯常的精神面貌,但是由于经济的、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和农村大学生自身的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也造就了一些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存在一些负面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和高校的重视,从而有针对性的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
关键词独立学院 农村籍大学生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8-239-01
近年来,有关大学校园里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其中不少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例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忍杀死四名同学、南京某知名大学的一名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在山东连续制造3起爆炸事件、南昌一大学生连续将7名同学杀害等等,这些触目惊心而且都带有血淋淋的内容的报道看过后实在揪心,其中都暴露出了我们的大学校园中农村生源这个特殊群体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这几起事件均以对于生命的戕害展现,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而媒体对于这些个案的采访调查中,无不发现这几个大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问题,而且这种心理问题并非只是突发性地偶尔冒出来,几乎都是旷日持久地存在了大量时日。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的大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呢?
第一,经济差距导致农村籍大学生的严重自卑心理。由于大学生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收入完全不同的家庭。但是,来自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庭仍然是大多数。这些农村大学生每个月生活费都是靠父母辛勤劳作、节衣缩食攒下的血汗钱,虽然他们从不敢乱花一分钱,但是,仍然感到经济拮据,生活无保障。然而,看到周围有些城市同学每天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富裕生活,这些农村大学生把经济上的压力默默地埋藏在心底,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行为上常表现出自闭、不交往、性格孤僻、无进取心等心理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