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1)
2018-02-04 03:0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让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目前,枯燥无味的语文教
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目前,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让学生感到反感,不少学生甚至认为最让人头痛的课便是语文课。面对此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应“穷则思变”,让自己的激情燃烧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语文课堂亮起来。要想达到此效果,“艺术”则会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支催化剂。
一、课文导入不妨来点说唱艺术。
作为语文教师,课文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匠心独运、设计精美的导语常常能唤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它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控制,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鉴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说,课堂的导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艺术,精彩、高超、新颖、别致的导入必然会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学很快进入最佳境界。如:在七年级课本中有一次综合性学习《走进戏曲天地》。戏曲对学生来说没多大兴趣,他们更多地热衷于流行歌曲。因此,在课前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老师在导入时先唱一支好听的流行歌曲《千古绝唱》(白雪):“人间多少绝唱千古颂,莺莺张生红娘子,十娘怒沉百宝箱……雷峰塔呀白娘子,红楼梦中梦难醒,千古绝唱千古情,自古红颜多薄命,有情总被无情伤,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让学生陶醉于优美的旋律中,再概述歌词中提到的:《西厢记》、《杜十娘》、《白蛇传》、《红楼梦》、《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相关文学常识。然后唱一段韵味十足的戏剧小曲让学生猜出戏曲名称。这样,通过老师以说唱艺术的形式一步步导入,既使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博大精深的戏曲天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内容讲解不妨来点表演艺术。
“表演”是演员通过对某个角色的演绎,利用多种渠道让观众接受自己所传达的各种信息,以期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而一个语文老师,就是要利用自身优势演绎各种不同的角色,选择多种渠道把课文内容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即刻心领神会。这就需要老师具有精湛的“表演”才能,能灵活胜任各种角色,这也就使课文内容的讲解成为了一门“表演艺术”。可以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像一个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去领略文本中的处处美景;像一个睿智的演说家,引导学生去针砭文本中的各种时弊;像一个优秀的乐手,时时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中的形象达成和谐的共鸣……长此以往,学生才会积累丰富的鉴赏经验,才会形成一个能力上的飞跃。总之,一个只会单一的演绎一种角色的语文老师,他的课堂必然是呆板无味的。要想使自己的课堂精彩,得会灵活运用表演艺术。如:在讲授《三峡》一课时,我们的角色就应成为一位语言表达能力极强,能带动学生驰骋想像的导游,引领学生去欣赏三峡旖旎的自然风光;在讲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就要成为一位激情的演说家,再现出闻一多先生的光辉形象;在讲授《古代英雄的石像》时,就应成为乐手,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告诉他们如何去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创新”三维复合教学方式
高中生物“双微整合”教学的尝试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