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的挑战与抉
2018-02-08 01:3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的挑战与抉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小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的挑战与抉择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教师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给小学教师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如生源素质下降,就业市场挤压,学科地位边缘等;小学教师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办学层次,增强专业适应,定向农村小学教育等方式进行抉择。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师范教育 小学教师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不同寻常的快速发展时期,扩招的举措充分释放了民众读书上大学的渴望与激情,并以比政府预设的速度更快的节奏向前推进,原定于2010年后调整为2005年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目标实际上于2002年就提前实现,曾经不可企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切切实实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据统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超过20%,从而一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与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几乎同时发生的是高等学校的合并、升格的步伐加快,截止到2000年8月,全国有612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50所,且一直余绪未断。在这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高校合并、重组的变革中,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独立建制的师范院校的大幅度减少,恰如有学者提出“独立建制的师范院校的终结”的惊呼。在师范院校大量减少的同时或更早,师范教育固有的、分层有序的三级结构也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长期并存的中师、师专、师范本科的三足鼎立的局势悄然瓦解,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专职的中等师范学校已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淡然退出,宣告了师范教育由三级结构向三级结构过渡的时代转型,这是一场从制度到观念到心理的范式变革,喻示着教育新时代的到来。
大学排名
中师的隐退意味着师范教育结构的重心开始上移,小学教师教育培养层次得以整体提升,专科成为进入小学教育人才市场的基本信号(少数中西部地区除外)。然而,中师的退场并不意味着所有中等师范学校的消失;让这部分教育资源整体地剥离出教师教育的轨道,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于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原有的中等师范学校积极寻求升格或合并以跟上高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的需要,如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湖北沙洋师范学校等5所中等师范学校于2000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有的是与当地高一级学校合并成为其初等教育系(学院);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中等师范学校以“借壳生蛋”的形式和其他高校联合培养初中五年制大专学历的师范毕业生。在专科层次之上,有不少的本科师范院校也积极参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但规模不是太大。可以说,原有的部分中等师范学校(现提升为专科层次;少量还是本科层次)仍是培养小学教师教育的主体,只是被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体系。
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披上高等教育的金色光环以后,其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是否有了明显的好转或质的提升呢?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教育是否就处于一种有利的发展态势呢?这是我们感到并不轻松的话题,实质上我们就怀有某种程度的忧虑。这种忧虑不是对小学教师教育未来前景的担心,而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师范教育结构调整转型之时,在教师教育制度开放转轨之际,小学教师教育新的培养格局尚未正式形成,新的培养模式尚未正式建立,新的培养机制和动力尚未完善健全,所面临的当下的一些困惑与困窘。当然,这种困惑与困窘直接指向培养主体学校。 二、小学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
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不仅是入学比率的变化,而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改组与重构的过程,也是高等教育各专业重新占有和分配资源的过程。计划的定向培养的体制已经打破,作为刚刚跨入高等教育系统稚嫩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