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教学相长(3)
2018-03-03 01:23
导读:1、 心理安全。就是说:A.必须感到自己被人承认,受到别人信任。B.必须避免消极式的和遣责式的评价。 C.在努力争取创造成力时必须感到自己被他人所理
1、 心理安全。就是说:A.必须感到自己被人承认,受到别人信任。B.必须避免消极式的和遣责式的评价。 C.在努力争取创造成力时必须感到自己被他人所理解。
2、 心理自主。这是指表达、思维、感觉自由、塑造自我自由,一个人的心理自由感也意味着承认和尊重他人的自由。
日本东洋大学恩田彰教授强调,创造性比智力更富情意倾向,它同动机作用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它作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心理能源。因此,开发创造性必须重视充实、控制心理能源,即必须注意激励动机,增强体质,促进情感训练。
必须一提的是,在培养创造力的情感心理训练时,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是关键措施。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突出表现为质疑问难。当好奇心转向探求科学知识的时候,好奇心便会升华为求知欲,求知欲是一种认知的需要,它是不断观察、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的动力,是一种对知识追求的内在的驱动力。如果个体内部动机水平高就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提出任务,在活动中坚持不懈、努力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觉察到情境中那些与问题毫无关系的重大线索,从而创造性地将问题加以解决。
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认知动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措施。
综上,新概念的“教”是在乐学的基础上,注重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和心理情感的培养,旨在打破旧的教学模型,追求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新的教学方式。
三、新概念的“学”
新概念的“学”既承接上文的“教”又具体地阐述乐学,即在良好的教
学模型,民主自由的空气,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努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大环境中,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未知转为已知的原动力,继而使之产生乐学观念。新概念的“学”从本质上是肯定和接受学生中心观的,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是具有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的人才,推而广之则使乐学成为大气候。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接受,其价值能被实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指出,创造教学的具体特征是:“使学生能敏锐地感受或意识到存在着的问题缺陷、知识差距、缺损因素、不和谐因素等。综合所得的信息,明确困难或创造缺损因素,搜寻答案,进行猜测或对缺损提出假设,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和再检验,完善这些假设,最后将结果和其他人进行交流。”这说明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只有在这种充满智慧主动性的开放式的求知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所以要强化主动思维,在学习技能上强化自学、自评、自控,并且在此三项技能的训练中加入批判意识,从而顺利产生乐学心理。
1. 自学。自学就是学生自己选择目标,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自定步骤去学习。自学能力依靠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运用适合个性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业倾向的一种技能与能力。鉴别学生会自学的标准是:A.摄取知识的主动性,即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摄取知识。B.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即不仅在顺利的条件下学习,而且能在有困难的时候,依然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顽强地克服学习上的障碍。C.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即善于质难问题,哪怕是老师和教科书上的论述,也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想想,是否有道理。因而表现出在学习中往往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而喜欢探究其来源;对于书上某些似乎不容置疑的定律、定理、敢于提出异议;对于老师教学中的失误敢于指出;对于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敢于持不同的见解。
2. 自评。通俗地说自评是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对自己在学习成就上的变化作出评估的过程。学生的自我评定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功能表现有三:A.自我诊断能力。学生能分析自己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的优势与不足,了解自己已经学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通过与自己过去比较,进步了多少,在与同学与集体与社会比较中,明确自己学习水平属于什么地位等能力。B.自我定向能力。不仅了解自己的学业水平的确切位置,而且能判断出自己和他人问题之所在,并能对症下药,扬长避短,强化优势,矫正错误,弥补缺陷,自己为自己指明学习的努力方向。C.自我激励能力。能对学习过程获得的肯定,积极的反馈产生激励作用,善用多种参照系评估自己的学习,不断地调整和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在成功的体验中激发和增强自己的成就感与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