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奖励在幼儿园中的应用(3)
2018-06-18 05:23
导读:一个轻柔的抚摸等这些无声的语言都会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动力,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对平时娇气或有骄傲情绪,虚荣心较强的幼儿不宜过多奖励,
一个轻柔的抚摸等这些无声的语言都会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动力,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对平时娇气或有骄傲情绪,虚荣心较强的幼儿不宜过多奖励,且在恰如其分地进行奖励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其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助于他们进步。
奖励因事而异,即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受奖励内容。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不同,在相同的时期内每个幼儿心理发展的潜能不同,每个幼儿都有他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奖励幼儿时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把幼儿的差异视为一种教育资源,变横向比较为纵向分析,以幼儿自我为参照物,变奖励优点为奖励进步与提高,使幼儿从自身的进步中认识自己的能力。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专长和潜能,幼儿教师要善于为不同的幼儿创造最近发展区,使幼儿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得以充分发展。
奖励因时而异,即对自我效能感低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即使细微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奖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幼儿,如果在完成比较容易的任务时就给予奖励,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他们认为这种奖励是对他们能力的低估,这时教师要延迟奖励,等到他们完成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再加以奖励,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奖励因地而异,即对于小进步、小闪光点,为了促使幼儿形成动力,可单独奖励;对于表现突出的,大家有目共睹的进步,可以作为典型在集体面前公开奖励,以发挥其榜样的作用,而对于具有偶然性的进步或良好表现,应及时就地表扬。
(四)回归性
所谓回归性即教师应慷慨地把奖励的权力还给幼儿,到底谁应受奖,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让幼儿自己去决定。这样在裁判的过程中,将会锻炼幼儿在公共场合大胆表达的能力和独到的判断能力,提高其思维水平。并且幼儿学会了欣赏别人的优点,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保证了活动自身的互动性、开放性、教育性。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奖励充分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的教育理念。如何使其在幼儿园中发挥最佳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施之有法,用之有度,讲究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