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是实行乡镇中心小学下辖完小和村小的管理模式。每个乡镇1般设1个中心小学,下辖若干个完小或村小。中心小学负责域内小学的教学组织、师生安全、与政府及社会各种关系的协调、教育资源的配置使用等具体工作。中心小学校长具有法人身份,负责组织并完成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赋予的对所在乡镇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随所在乡镇的大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和办学规模的不同会有所区别。
作为农村中心小学的校长,他们面临的办学困难远多于城市或发达地区,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1般来说,农村中心小学的办学格局基本是点多面广、校点分散,地区差异大,教师素质整体不高。多数的农村中心小学校长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影响下,习惯于在封闭的环境中办学,很多时候,是在被动地执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好的框框条条,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考核评价校长时也是以能否按部就班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为标准,至于学校是不是遵循了素质教育的思想,是否倡导和建设健康的学校文化,学校是不是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则经常被忽视。在这样1种年复1年、日复1日的机械重复中,校长对办教育的积极主动精神明显不足,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还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目前在全国名校和名校长队伍中很少出现农村中心小学和校长身影的原因。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心小学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成为1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要加大对校长队伍成长的专业引领。多数的农村中心小学校长是从教师岗位上提拔上来的,是当地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但他们普遍缺乏管理的专业本领和知识,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不高,多数人只是凭经验来管理学校,满足于维持正常的教学和秩序。置身日新月异的社会,作为校长应该具备必要的人文知识和世界眼光,具备扎实丰厚的思想理论素养;面对新课程的实施和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校长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这是时代对校长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农村中心小学校长的知识储备和校长的培训机制而言,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接受专门培训的机会很少。作为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千方百计为校长的成长创造和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努力提高他们的各种待遇,特别是要激发他们办教育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相关的培训进修也应更多地把重点放到农村学校的具体场景中,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发现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在现场,提高观念在现场。只有产生更多的“本土教育家”,才能有力地推动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