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倾注爱心,撑起教育的蓝天

2018-06-25 01:5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倾注爱心,撑起教育的蓝天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毕业


倾注爱心,撑起教育的蓝天

牙沁萌

(广西凤山县高级中学,广西 凤山 547600

摘 要:教育学生,爱心是基础。只有付出爱,尊重、宽容学生,不吝啬我们的赞美,多鼓励,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取得预计的效果,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教育 师爱 宽容 尊重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育学生,爱心是基础。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师爱,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间达到心理相容的接触点,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1个根本前提。只有爱学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爱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1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1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1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1个学生就等于塑造1个学生,而厌弃1个学生无异于毁坏1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期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1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为1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1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1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1样,关爱自己的每1个学生。

1、爱生不能只爱优生,而冷落差生。

1般来说,差生往往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有自卑感和压抑感。此时的学生是多么需要爱心啊!这时,只要倾注慈母般的爱,就能使他们那颗近似枯萎的心复苏,燃起希望的火花。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1切机会,循循善诱,以情感人,结合科学人生观的讲解,消除自卑心理,要求他们敢于正视人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满怀爱生之情,为差生创造1个足以振奋并能鼓励其前进的新的学习环境、心理环境和生活环境,就等于为他们提供了1种巨大的积极进取的能源,可以消除差生的自卑感,消除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树立上进的信心。

2、关心爱护学生,就要善待、宽容学生。

作为1名现代新型教师要有大海1般的胸怀,对学生多1点宽容。教育实践证明,宽容是1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因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他主持的北大校园内民主科学的风气盛行,有1个宽松的学术氛围,真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校园内既有留美博士胡适,又有初中毕业的梁濑溟、小学毕业的沈从文;既有共产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又有前清遗老鸿铭······蔡元培有识人的眼光,有容人的雅量,所以在北大营造了1个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百年来北大才俊辈出,令人惊叹不已。

教育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宽容善待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只要这宽容温和是有原则的,就能更好地达到教育学生,促进他们不断自觉守纪的目的。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多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用温情去打动他们,多疏导,少堵截,并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牢记“宽容是金”、“温和胜过暴力”这1至理名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1种高尚的境界,宽容是如此美丽,新世纪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蔡元培那样的胸怀,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成长。

3、关心爱护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只有尊重学生,才是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1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1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当前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烈,他们追求个性张扬,需要老师的呵护,更渴望师长的理解和尊重。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1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1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司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1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1片载玉壶”,这就是1位普老师的高风亮节!

[1]  

    上一篇: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下一篇:没有了